再读《三曹集》

2022-08-20 10:1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再读《三曹集》》,欢迎阅读!
曹集

再读《三曹集》

再读《三曹集》

建安风骨,魏晋风流。三国两晋,乱世之间的文人墨客们却并不输于唐宋之人。我有幸从图书馆借得一本《三曹集》,即曹操、曹丕、曹植的诗赋文集。他们是建安文坛的重要人物,也是《三国》中的重要人物。从文人的角度去剖析他们,会有怎样的新发现呢?

曹操曹孟德,人称“乱世之能人,乱世之枭雄”。在京剧中,他也是以白脸的形象出现。然而读了他的诗,我才明白曹公真的不仅仅是一个所谓的“枭雄”。魏晋上承两汉,再加上曹操爱好音乐于是他的诗大多延续了汉代乐府诗集的风格和特点,且大多能伴乐而唱出。“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生于野,千里无鸡鸣”。乱世之间,连年征战,百姓多流离失所。他作为一名政治家,为目睹此般惨状而痛惜,民生疾苦,牢念于心。他还以人为本,追求法制:“天地间,人为贵。立军牧民,为之轨则。”还有表现他的雄心壮志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有对生与死的感慨:“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忧此忧?”通过曹公的作品去挖掘其内心世界,他的真实面目也许不像《演义》中所写。他也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有自己宏伟远大的理想,然终叹人生短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一统山河。他的作品质朴钢浑,无华丽之辞藻却有枭雄之气宇,令人震撼。

而曹操两个争夺储君之位的儿子--曹丕曹植,文风有继承其父之处,多有乐府诗。也有创新的部分,例如六言诗、七言诗均有。曹丕的《黎阳作四首》(其一)中的“载主而归,救民涂炭”、“我独何人,能不靖乱”,一个充满自信、英姿勃发的有志青年的形象跃然纸上。他嗣位为魏王后和诸位贤士的宴乐之欢:“清夜延贵客,明烛发高光。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王觞。”以及他登上帝位,御驾亲征的恢弘场面:“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弩,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他在政治上继承了其父的霸业和志向,年轻的他在军事上跃跃欲试,诗文也多壮阔之作。

再来说说曹植曹子建。他任纵狂妄,不讲威仪,追求自由,有侠气之气,并且嗜酒好诗,人称“才高八斗”。后世才气能与之匹敌的,可能只有诗仙李太白了。年轻时候的他诗歌富贵公子,生活豪华,游宴玩乐。有描写斗鸡游戏的《斗鸡》,还有描写与挚友宴会的《公宴》。他好结交文人名士,并与他们多好书信往来,如《赠徐干》《赠丁仪王粲》《与杨德祖书》等。曹子建虽然一世文人,却有一颗热血报国之心,似那《白马篇》中“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亦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如其父兄的大志:“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可是后来与太子位无缘后一蹶不振,情绪低迷。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哀怨诉求,然终郁郁不得志。在政治上的失败客观上又促进了他文学水平上的飞跃,在晚年挥毫留下名篇《洛神赋》

时隔一千七余年,斯人早已仙逝,然其文尚存。他们留下文字,让我们这些后人有机会能够透过文字背后去认识到他们鲜为人知而又更真实的一面,真实收益颇多。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854582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