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古诗对对子

2022-09-30 05:1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借古诗对对子》,欢迎阅读!
对对子,古诗

巧借古诗对对子

作者:余小燕

来源:《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第9



前不久,笔者观摩了某位教师的对联课,颇有意思。

上课伊始,教师从春联入手,让学生了解春联是春节贴的对联,然后从流传已久的“年”文化,到了解古代先民的“过年关”和击败“年兽”,逐渐拉近孩子们与春联的距离。

接着,教师引入了王安石的《元日》一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桃符忆起黄帝时期的门神神荼与郁垒,到春秋战国时的桃符,再到五代十国孟昶第一副春联,从春联的前世今生说到春联的家规,既是对春联文化的学习,也是对对联的进一步了解。

接下来,教师开始和学生谈论对联的形式: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四字对、五字对、七字对等,依次展开了对联教学。

案例:

师:我说“吃”,你对什么?

生:喝。

师:我说“吃饭”。

生:我对“喝茶”。

师:我吃饭。

生:你喝茶。

师:远看山有色。

生:近听水无声。

师:真棒!春去花还在。

生:人来鸟不惊。

师:哇,厉害。离离原上草。

生:一岁一枯荣。

生:不对,这不是对子。“离离”是叠词,下一句没有叠词。

师:哈,老师使坏了。这两句字数相同,但字数相同只是对子的一个小特点啊。接着来,野火烧不尽。

生:(沉默片刻)春风吹又生。




师:同学们懂得想着说,不抢着说了,真棒!分析一下,这两句是对子吗?

生:是的。“野火”对“春风”,“烧不尽”对“吹又生”。

师:有的绝句中有两个对子,有些有一个,还有的一个也没有哟!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对出对子,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小妙招,那就是给这上下联划分节奏之后,再来比较出它们符不符合要求。同学们来看“白日//山尽,黄河//海流。欲穷//里目,更上//层楼”,这样是不是更加清晰明白了?

生:嗯。

师:“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面有几个对子?先划节奏再回答。

(生划节奏)

生:两个。第一句“两只黄鹂”对“一行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窗含西岭”对“门泊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

师:“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里面有几个对子?

生:一个。

师:“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里面有几个对子?

生:一个也没有。

(生纷纷说起原因)

这堂课,老师讲授的是对联知识,即使是大人,学起来都感觉很枯燥,可是孩子们却兴致盎然。何故?

首先,趣味性是其成功的关键。教学设计就是闯关游戏,孩子们在一次次闯关实践中获得了成功体验,从而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内驱力。其次,文化之间衔接自然。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对对子是古诗创作的渠道和途径,玄而又玄的古诗创作难题迎刃而解。谁不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大诗人呀?正是有了这种期望,孩子们才能一次次迎难而上,尤其是古诗对句环节。在判断是不是对联的时候,老师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通过划节奏去判断,这样学生便对对对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作者单位:安徽池州市教育局教研室)M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aaa51312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