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宫怨·柳色参差掩画楼翻译赏析

2022-09-15 15:1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宫怨·柳色参差掩画楼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参差,古诗,赏析,翻译,宫怨·

古诗宫怨·柳色参差掩画楼翻译赏析

《宫怨·柳色参差掩画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司马札。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前言】 《宫怨》是唐代诗人司马札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主要是表现宫女的凄凉生活和她们在宫中葬送青春的无限悲哀。诗先从晓莺啼鸣勾起宫女们的满腔愁怨着手,接着写她们愁怨的主要内容。再用宫苑内年年花落,御沟里花随水流写出宫女的青春一年一年地消逝,反映出她们被永禁深宫的悲苦。 【注释】 1宫怨:宫女的哀怨。 2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柳色浓淡不一、明暗不齐。 3掩:遮蔽。 4画楼:指装饰华丽的楼宇,这里特指宫苑中雕梁画栋的楼阁建筑。 5晓莺:早晨的黄莺。 6、空:徒然地、白白地。 7、逐:随。 8御沟:流经宫苑的沟水,即皇城外的护城河。 【翻译】 浓淡淡的柳丝掩映着画楼,晓莺声声传送出满宫的忧愁。每年鲜花凋落却没有人看见,它徒然追逐春泉流出了御沟。 【赏析】 马札的这首《官怨》,表现了宫女深锁宫苑,葬送青春的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但诗中并未出现宫女形象,她们的艾怨之情,是通过景物描写曲折表现出来的。 诗中的“宫苑春色图”是根据人物目之所及依次推出。前两句是仰视所见,柔软柳枝在晨风中轻拂,树荫浓深似海。画楼掩映在绿色丛中,时时传来娇莺的婉转啼声,可谓一派喜人的明媚春光。作者疏疏两笔,淡淡勾勒的景致,耐人寻味。“柳色

1


参差”用语精炼,以少总多,不仅写出了柳枝长短不一的摆动姿态,而且表现出因晨曦作用而明暗不同的光度和深浅有别的颜色。第二句明白写出莺啼的悦耳之声引起的是“满宫愁”。一个“满”字,指出宫怨非一人之怨,而是人人皆怨。这样,在愁人看来,掩楼的重重柳树就如一道道藩篱,把人深锁其中,从青春到白头,虚度一生,感情无依,有苦无处诉。而莺啼声声又一春,唤起的美人迟暮之感,直叩心田,令人凄然。 后两句诗是人物俯视所见之景,写落花随水逝去。春花盛开无人赏,春花飘零难自主,任凭水把它卷流而去,这种无价值,无结局的景象,就是她悲惨一生的写照。“无人见”“空”何其沉痛的是身世之感。落花,把那空负青春的寥寂、空虚而了无结果的宫人命运在她心里唤醒了。唐汝洵在《唐诗解》中说:“因想己容色凋谢而人莫知,正如花之湮灭沟中耳。”清代周容在《春酒堂诗话》中评为“较蕴藉”,可谓都说到了点上。这两句诗所写的景物富有象征性,景和人的思想感情密切合拍,息息相通。因此,这是景的写实,也是情的写实,所呈现的是物的形,也是人的神。 这首诗,通篇用景写情。前两句诗,把景和情拉开距离直至对立来写,后两句把景和情缩小差距直至相契合来写,都达到人物感情活动和周围环境景物相映衬,或情从景生,或寓情于景,景赋情以形象,情为景涂抹色彩,把人物此时此地心声描绘得如绘如闻。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b13f405b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