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次课2:金庸武侠小说

2023-01-10 01:1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二十五次课2:金庸武侠小说》,欢迎阅读!
金庸,武侠小说,二十五

授课时间 教学导入:

18 第二节 金庸的武侠小说

252

教学

理论课( 、实践课( 、习题题( 其它

时数

1、了解金庸的武侠作品; 2、掌握金庸武侠小说的特色;

3、掌握金庸的武侠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讲解法、讨论法

2

1金庸武侠小说的特色;

2金庸的武侠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教学步骤及内容:

王朔把金庸小说,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并称为“四大俗”。读金庸小说是“做一把文字头部按摩”。

王朔批评:“以道德的名义杀人,在弘发的幌子下诲淫诲盗”,侠和匪无异,只是谋得了假道德和伪正义的虎皮而已。人物狭隘粗野,好像机器人作业。不合理的事情跟着情节硬干。情节重复,行文罗嗦,永远一见面就打架,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故事情节以此为推动。“写小说能犯的臭全犯了”。

一、金庸(1925-)

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40年代先后就读于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外文系和东吴大学法学院。1948年赴香港任《大公报》编辑。50年代后期辞去报馆职务,加人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写作电影剧本《绝代佳人》《兰花花》《午夜琴声》等。1958年后,陆续创办《明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明报晚报》,成为香港著名的文化人。

1955年,金庸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此后,他笔耕不辍,至1972年底写完《鹿鼎记》宣布“封笔”,在不到17年的时间里,共出版15部武侠小说,其中一部短篇,2部中篇,6部小长篇,还有6长河小说式的长篇。他又花了10年把这些武侠小说修订了一遍,于1982年推出一套《金庸作品集》。为了使读者易于记忆、辨识,金庸把《越女剑》以外的14部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做成了一幅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分别代表:《飞狐外传》1959《雪山飞狐》1957《连城诀》1963《天龙八部》1965《射雕英雄传》1958《白马啸西风》1960《鹿鼎记》1969-1972《笑傲江湖》1967《书剑恩仇录》1955《神雕侠侣》1964《侠客行》1965《倚天屠龙记》1964《碧血剑》1956《鸳鸯刀》1961

1980年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在广州《武林》杂志连载,标志这金庸武侠小说进入解禁后的大陆文坛。

据不完全统计,金庸的小说正版出版已愈亿册。 关于武侠小说的一点背景材料:

具有现代意义的武侠小说以1949年为分界线:旧派武侠小说新派武侠小说

旧派武侠小说的根基主要在大陆,根据刘祥教授的概括,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有南向北赵说,南向者,即平江不肖生向恺然,一生撰写武侠小说十余种,而以《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最为著名。 北赵者乃赵焕亭

1




旧派武侠小说到了后期,特别是40年代,出现了成就更大的五个人,学术界把他们叫做后期的大家。其中最早成名的是还珠楼主 ,著有《蜀山剑侠传》,之外还有宫白羽,他的成名作是《十二金钱镖》 郑证因 ,他最著名的小说是《鹰爪王》 ,再一位重要的作家 ,王度庐,就是《卧虎藏龙》的作者。 五大家最后一位叫朱贞木 ,他的小说已经和新派武侠小说接轨了,他的小说不拘传统格式,经常用新名词,讲究推理,而且喜欢写多角恋爱。其代表作叫做《七杀碑》

新派武侠小说的成就主要在台港,1952年梁羽生发表的《龙虎斗京华》开了新端。 其他主要的作家还有金庸(香港),卧龙生(台湾),古龙(台湾)

二、作品评述

金庸小说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是早期创作。在这两部作品中,初出武林的金庸表现出巨大潜力。他将西洋文学手法融入武侠小说的传统形式之中,其小说鲜明地体现出“新派”特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注重人性的描写,写出了亦正亦邪的武侠人物,丰富了武侠世界。从1957 《雪山飞狐》开始,金庸的创作进人成熟期。至1964年《倚天屠龙记》为止,在整个中期创作中,金庸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名篇佳作不断涌现。

《雪山飞狐》运用倒叙的形式及电影手法、心理描写手法,以一天来描写人物的百年恩怨,构思精巧,悬念迭起,人物富有立体性。随后的《射雕英雄传》则以大手笔的气势奠定了金庸“武林盟主”的地位。这部小说成功地写出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传奇故事,塑造了深具儒家文化精神的理想人物郭靖的形象;而黄蓉、老顽童周伯通、洪七公、杨康、欧阳峰等人物也具有其鲜明的个性,在武侠人物画廊中占有重要地位。《射雕英雄传》以人物的千姿百态、武功的出神入化、情节的波澜起伏、写情的真挚自然、文笔的瑰丽多彩,被奉为武侠经典。1965年,金庸推出了《天龙八部》和《侠客行》,将武侠小说创作推向高潮。《天龙八部》是一部充分显示金庸博大精深学识的武侠精品。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故事情节的惊心动魄,思想意蕴的深沉辽远,悲喜剧因素的不断切换,使这部小说内涵十分丰富,可读性很强。金庸后期创作的每部小说都是精品。《笑傲江湖》以悬念的方式结构情节,大小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故事编排独具匠心。而令狐冲、岳不群、左冷禅等形象塑造更见功力,人物个性十分鲜明。《鹿鼎记》是金庸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也是最为奇特的一部。主人公韦小宝不会武功,也不是侠义英雄,他超越了善恶的标准和是非的界限,耐人寻味。作品对历史、社会、人生表现出强烈的反讽意味,显示出一种反文化、反武侠的倾向。

金庸小说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最为引人注目。金庸的三部巨著《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正与这三家对应。儒家内求张扬主体精神,外求治国平天下,《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充分地体现了儒家文化精神,他的身上显示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风范。《笑傲江湖》则鲜明地表现了道家思想、主人公令狐冲逍遥自在,不为虚名所迷,不为权势所左右,不拘泥于俗礼,如行云流水道游江湖。他的言行正体现了道家文化精华。《天龙八部》则充溢着对苦难人生的怜悯之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几乎无一不悲,无不苦:乔峰原为丐帮帮主,是名满天下的江湖豪侠,只因他是契丹人的后代便无法在宋朝疆土上立足,昔日的朋友反目成仇,无尽的灾难接连降临;段誉先是陷入难以自拔的乱伦恐惧之中,后来这种恐惧消失了,但随之而来的由邪恶身世引发的负罪感受使他更加痛苦不堪;虚竹也是一个生于邪恶的孽子,其父竟是身犯建戒的少林方丈„„作者用佛教的大慈大悲来破孽化痴,开导人物,开拓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此外,金庸还将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如琴、棋、书、画、医、相、卜、巫及山、水、花。

草等等,一起融入作品中,构成和谐的艺术境界,从而提高了武侠小说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的层次。 金庸小说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意识。金庸突破了狭隘的民族观念的束缚,肯定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天龙八部》不限于写一个宋朝,而以当时中国版图内的宋、辽、西夏、大理、吐蕃五个区域为背景,让段誉、乔峰、虚竹三位主角的足迹遍及中华全境。《鹿鼎记》更塑造出一个励精图治、体恤民情、颇具远见卓识的有道明君——康熙皇帝的形象。作品正面描写了康熙的成长历程,充分肯定了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杰出领袖的历史地位。金庸的小说还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他写了许多至情至性的人。令狐冲不单单是道家思想的代言人,他的身上还具有浓厚的自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c4f5cf9ec3d5bbfd0a74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