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瑛碑》书法欣赏教学案例

2022-11-20 05:1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乙瑛碑》书法欣赏教学案例》,欢迎阅读!
教学案例,书法,欣赏

《乙瑛碑》书法欣赏教学案例

作者:王学鹏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7年第12



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734400 王学鹏

[摘 要]教师以《乙瑛碑》书法鉴赏作为学习隶书的切入点,注重教学目标、重难点、课前准备、过程与反思等方面,加深学生对隶书艺术特色的了解,继而增强其书法鉴赏能力,提升其书法鉴赏水平。

[关键词]乙瑛碑;书法欣赏;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6-0041-02

一、选题说明

本课选自于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高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书法》选修第二课:平凡者的创造·隶书书法欣赏。

二、设计思想

教师一共设计了3个课时完成本课“鉴赏·练习”活动。经过前一课的接触和学习,学生已经形成对隶书的初步认识,并了解和学会了隶书的简单知识及技法,这正是本堂课有力的知识基础。教师特意选择《乙瑛碑》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隶书的切入点,希望可以通过对这一出自汉隶鼎盛阶段的隶书作品的赏析,加深学生对隶书的了解。学生在赏析《乙瑛碑》之后,可

以感受到这一作品特有的艺术特点,继而增强自己的书法鉴赏能力、提升自己的书法鉴赏水平。

三、课前准备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和《乙瑛碑》有关的背景资料,并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及任务,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或者实体图书馆寻找需要的资料,完成任务。

四、教学目标

教师和学生分别承担主导者和主体的身份,前者通过启迪、引导、对比、分析、发现、训练等手段,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散,并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选择各具特色的《曹全碑》《张迁碑》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乙瑛碑》的风格特征,体会隶书特有的魅力,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了解。

1.知识目标:在研究学习教材文字及图片材料的层面上,深入了解《乙瑛碑》的特点,感受作品的文字内容,体会作品在汉代隶书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意义。

2.能力目标:接触和了解《乙瑛碑》的基本用笔技法及结构规律并学以致用,精准地运用到课堂书法临摹上。同时,较好地把握《乙瑛碑》的笔画及结构特点,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隶书的书写技法和规律,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喜爱,传扬中华民族书法精神。




五、教学重点

1.接触和学习《乙瑛碑》的具体特色。

2.把握《乙瑛碑》的笔画及结构特征,并对此进行反复的练习。

六、教学难点

1.在学习和掌握用笔技法以及结构规律方面,存在难点。

2.在培育学生书法学习兴趣方面,存在难点。

七、教学准备

1.《乙瑛碑》图片、短视频、学生书法作品、古筝曲。

2.教材、毛笔、墨水、宣纸、水洗、毛毡、墨盒。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古筝曲《平湖秋月》,带领学生的身心进入课堂)

温故知新,重现和重温隶书的发展过程。通过多媒体对不同阶段隶书的形态及艺术特征进行展示,引发学生的探讨。

(二)教授

.小组1向其他同学展示课余时间搜集的《乙瑛碑》相关资料,比如简介(网络视屏)。《乙瑛碑》的全称是《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立于东汉永兴元年,也就是公元153年,共有十八行,满行字数为四十,无额。原先保留于山东曲阜孔庙,如今被置放于曲阜碑苑。

2.提问:乙瑛碑的笔画呈现出哪些特征?

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隶书作品,如《乙瑛碑》《史晨碑》《曹全碑》等,对不同阶段隶书的用笔、结构特点及差异进行讲解,归纳《乙瑛碑》的笔画特征。

对比分析:划分3组进行探讨,以课件展示的三种碑帖的基本笔画起收轮廓特征为切入点,介绍笔法的要领及其结构特点,从形式美过渡至精神美的层面。

3.小组2展示《乙瑛碑》对后世书法产生的影响。

《乙瑛碑》的书法风格十分严谨,具有显著的素朴之趣,属于漠隶成熟阶段的代表性著作,是后人学习隶书的经典范本。在清朝时,“分隶偶存”对其进行了以下评论:“字特雄伟,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翁方纲也给予了该碑极高的评价:“骨肉匀适,情文流畅。”

4.提问:若是想临摹好《乙瑛碑》,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和把握碑帖,对其技法与气质进行准确把握,并不被它蒙蔽,取其长,为自己所用,继而从中获得长进。

(三)临摹与创新,欣赏交流

1.回顾《乙瑛碑》的笔法特征,教师临摹部分碑文以作示范。通过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古筝曲,学生进行临摹和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笔意,把重点置于起收笔以及铺毫、收锋的地方。

2.赏析同学作品。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赏析,并积极表达自身观点。

提问:这位同学的作品你喜欢吗?具体讲一讲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

反思:针对学生的作品赏析,理应重在鼓励性评价,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尽管一部分学生的书写较差,可是不能一次性指出学生所有的笔画缺陷和结体缺陷,而是需要先指出笔画缺陷,再讲明结体缺陷。

(四)评价反思

1.展示:组织学生展示各自的临习成果,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优异表现进行褒奖。

2.反思:在反思中认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分析不足的具体原因和解决办法,及时归纳经验,加强练习。

(五)拓展延伸

1.速读文章:《中国书法缘何受世人青睐》。

2.研究性学习:进入新时代以后,人们习惯于电脑输入汉字,还有一些优美的美术字库供使用,那么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是否还有必要延续下去?它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可以把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价值和现实生活融合起来?如何凸显和提升它的价值?

八、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美术活动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兴趣,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引导及鼓励学生自觉参与和探索,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朝自己的目标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 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ca239ff6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