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背后的故事《春日》

2022-04-25 12: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背后的故事《春日》》,欢迎阅读!
古诗,春日,语文,背后,小学

小学语文-古诗背后的故事《春日》

朱熹

生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走进作者】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生于1130年,死于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他幼年跟父亲学习,14岁时父亲病逝,朱熹遵照父亲遗命到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投靠父亲的挚友刘子羽。刘子羽把朱熹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建了紫阳楼给他们母子居住。朱熹18岁中进士,但仕途不顺,后专心儒学,他曾建立了白鹿洞书院,又修复岳麓书院,开设讲堂教学授徒。他对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学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明代科举考试以他的著作为教科书。朱学逐渐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有力精神支柱。

【趣味贴士】朱熹师徒悬灯相约

朱熹与著名音律学家蔡元定虽然属于师生关系,但却情同手足。长达四十年时间内,生二人共同钻研,著书论道。后来朱熹的母亲去世,朱熹将母亲安葬在曾经游览过的建阳(在福建省),并立了一个匾额叫寒泉。在这段时间内,作为朱熹身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积极帮助朱熹修建寒泉墓地和附近云谷上的晦庵草堂。

没过不久,蔡元定也举家迁居到与云谷山遥遥相对的西山。因为距离不远,朱熹和蔡元定交往也更加频繁。为了便于联络,蔡元定特地在西山上设立了疑难堂。两人还相互约定在各自山顶上建造灯塔,夜晚悬灯相望。如果灯光非常明亮,就表示学习正常,如果灯光昏暗就表明学习有难处,第二天一定会见面讨论,解决疑难问题。蔡元定每次到朱熹哪里,朱熹必定会挽留他,两个人经常通宵达旦地研究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e0fff775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