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

2022-09-17 23: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诵读经典》,欢迎阅读!
诵读,经典

在经典诗词中窥见中国人延续千年的文化基因



中国人始终是被诗词影响着的,中国诗词讲究四素: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浑厚、体面宏达、血脉贯通、韵度飘逸。而恰恰,这些也是人的共性,于是,千百年被流传的经典已然是中国人延续千年的文化基因。

千百年间,时令徙转,浪里浮沉,荷花暮雨,杨柳西风。季节总是趁人不备时,悄然徙转。过往都被被如流的光阴,封存在古老的岁月里。

曾几何时,缘分成了一条神奇的河流,让今人和古人,可以在诗词里相逢,梦里相知。江山历经无数次的更迭,过往的喧嚣与繁华,都已岑寂。而自然之景,人间情爱,诗词曲赋,却得以长存。

这亦是光阴的馈赠,给原本寻常的日子,添了几许柔情,几笔冷韵。其实,只需篇经典,就足以诠释我们多风多雨的人生。但这渺如微尘的生命,却可以演绎无数的起落悲欢。每一段缘分,都有平仄;每一个故事,都有韵脚。 李白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子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道,遥挂在中天的那轮满月,是否真的可以守住古老的誓约。可为什么,那些熟悉的人事,总是渐行渐远。若是镜花水月一场,自当从容作别,无须不舍。

读过唐诗宋词,心有被打扫过的清凉与平静。此刻,千古繁华,薄如微尘。远处是绿水青山,近处则是锦词妙句。后来,才明白,我们一直所期待的地老天荒,其实并不遥远,就在一首诗内,半阙词中。山长水远,沧海难渡。多少春风秋月的诗情,渔樵冷暖的故事,都成了古今闲话。人间万事,只不过是这午后长廊转角处的一道屏风。而那册被世人反复翻阅的唐诗宋词千百年来,它的端然大气,婉约柔软,始终如一。

诗词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能从根本上塑造一个人,影响这个人的性情。这就是文化能对个人产生的力量,而诗词,在历史的缓缓流淌中,早已植根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每句诗词中,是隐匿着却可查的丝丝情绪,或许心有千结,但口中吟出的,却只有这一句。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表达方式,这是传承千年的表达方式,这是中国人独特的诗意所在。无数感情丛生,或爱,或恨,或别离,或相思,或郁郁不得志,或思家情切……终归结于一件物,一场景。透过诗词,中国人与自然是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日出、日落、鸟啼、虫鸣、山川、河流,无一不可入诗,无一不可寄情。


诗词的背后,正是这样一个个中国人。

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古诗词依然。那些几经历史遴选,在烂若星河的名篇佳作中传送不衰的华美诗章,传承了真实的人类生活和文化,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还如传统文化的“母乳”,不断滋养着我们的生命和性灵。它仿若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风,一点点唤醒潜藏在大众血脉的传统文化基因,让我们摆脱低级趣味和粗鄙恶俗,拥有文化自信。

“不忘初心”不要忘记远方的执念和诗意,更不要因为我们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何出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90a174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