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读史】叛军临城 父亲放弃生路诀别儿子战死沙场

2022-03-28 12:50: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岐山读史】叛军临城 父亲放弃生路诀别儿子战死沙场》,欢迎阅读!
临城,岐山,叛军,诀别,战死

【岐山读史】叛军临城 父亲放弃生路诀别儿子战死沙场

岐山书院∕那鸿

临财勿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

【按】常言道,忠孝难两全。这个故事说的是“忠慈难两全”。都涉及国与家的利益冲突。国家昏乱,儿未成年。国家昏乱,挂冠而去可也;儿未成年,更需父教庭训。无事时,固可挂冠归田;临危难,岂能一走了之?傅燮托孤于下属,捐躯赴国难。读完这篇故事,想起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过一段话:“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后汉书·傅燮列传:中平四年(汉灵帝末年,黄巾军搅得天下大

乱)……金城贼王国、韩遂等(各地叛军如雨后春笋)……贼遂进围汉

(郡名,在今甘肃甘谷县东,非武汉三镇之汉阳)城中兵少粮尽,(太

守傅燮)犹固守。



时,北地胡骑数千随贼攻郡,皆夙怀(一向感念)燮恩,共于城外叩头,求送燮归乡里(不愿与恩人兵戎相见。战场上何曾见过此等场景?)子幹年十三,从在官舍。知燮性刚,有高义,恐不能屈志(违背其

固守城池的意愿)以免(免祸),进谏曰:「国家昏乱,遂令大人(父亲大人)不容于朝(朝廷)。今天下已叛,而兵不足自守,乡里羌胡先


被恩德,欲令弃郡而归,愿必许之。徐(慢慢地)至乡里,率厉(率

领督促)义徒(义兵),见有道(有道德的人)而辅(佐)之,以济(救)

天下。言未终,燮慨然而叹,呼幹小字曰:「别成,汝知吾必死邪?盖『圣达节(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次守节(坚守节操)(我非圣人,只

能守节)。且殷纣之暴,伯夷不食周粟(周朝的俸禄)而死,仲尼称其

贤。今朝廷不甚(超过)殷纣,吾德亦岂绝伯夷?(即使君主残暴,也

应尽忠;何况现今朝廷尚未坏透,更要效法伯夷)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归隐的志向),食禄又欲避其难乎(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吾行何之(去哪里)?必死于此。汝有才智,勉之勉之(努力)。主簿杨会,吾之

程婴(能托六尺之孤的人。用程婴保全赵氏孤儿的典故)也。」幹哽咽不能复言,左右皆泣下。王国使故酒泉太守黄衍说燮曰:「成败之事,已可知矣。先起(起事),上有霸王之业,下成伊、吕(伊尹辅佐商汤、

吕尚辅佐周武王)之勋。天下非复汉有,府君(对郡守的尊称)宁有意

为吾属师乎?(加入我们,还可做我们的军师)燮案剑叱衍曰:「若(你)剖符之臣(朝廷命官)反为贼说(说客)邪!遂麾(指挥)左右进兵,临阵战殁(死)。谥曰壮节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92b82ab0066f5335b8121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