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2-12-19 23:1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秋怀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秋怀,赏析,原文,翻译

秋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 庆历新政 失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相继被斥逐。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捏造罪名,由河北都转运按察使降知滁州,十月到任。欧阳修遭贬使他对当时冷酷的社会现实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官场的倾轧,使他希图摆脱世俗纷扰,向往恬静的归隐生活,此即作于滁州到任后的一个。

作品鉴赏

诗以反问起,起得很突兀。历来写秋思,总是在起首强调秋萧瑟、草木摇落,一片悲凉肃杀,从而接写心中的悲怆,《秋兴》 露凋伤枫树林,巫巫峡气萧森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滚滚来 ,均是如此。欧阳修这首诗却劈头一句,说:谁说秋天的节令风物不好?又接问一句:节令风物没什么不好,可为什么我会感到无限的悲伤沮丧呢?秋景无限好,黯然销魂些什么,使诗充满悬念。

照理,诗接着应该回答上面的问题,写自己黯然情怀,但第二联却忽然避开,转而化重笔来写节物之好。这种遵循思想的跳跃进行谋篇,后来成为江西诗派诗风的一大特点。诗把秋景写得很美:猎猎秋风,吹动着酒旗,濛濛细,滋润着黄菊。这十个字,清通深婉,情

1




韵幽折,把秋天迷人的景色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神往。《浪斋日记》云: 或疑六一诗,以为未尽妙,以质于子和。子和曰: 一诗只欲乎易耳。如:西风酒旗市,细雨菊天,岂不佳? 深赞此联的平易。所谓平易,即洗尽铅华,不事雕饰,这确实是欧阳修大部分诗的特色。这联名句,不用一个系词,不着半点雕饰,以纯白描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典型的季节风物,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弃爱之情;欧阳修诗以学韩愈出名,这两句却直逼南朝二谢山水诗韵,缘情体物,天然神妙,无一字虚设;在诗律的精细上又步趋杜甫。而且不仅有杜甫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那样的自然美景,也有张籍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成都曲》)那样的市井侧影,可谓高度精炼,清新自然。

颈联承第四句,对此作了回答: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理解这两句,先须了解 感事 包羞 的内涵。诗人幼孤家贫,生性节俭,而今已有丰厚的官俸,因而他的 感事 ,显然不是个人生活上的事而是国家大事。如果说上句尚属隐约其词,那么,下句便由隐约而明朗:所谓 包羞 ,即指所作所为于心不安,只感到耻辱。唐代杜牧《题乌江亭》诗云: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那是批评项羽不能包羞忍耻,再振羽翼。欧阳修诗中的 包羞 ,其用意恰好相反。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苍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国无补的苟且生活。其忧国之情溢于言表。

尾联是愤然思归: 鹿车何日驾?归去颖东田。 鹿车,借用佛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97892a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