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舍”中“趣”的读音

2023-02-15 11:0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趣舍”中“趣”的读音》,欢迎阅读!
读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趣舍的读音

作者:吴媛媛

来源:《语文建设》2011年第01

王羲之《兰亭集序》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其中有虽趣合万殊,静躁不同两句,句中趣合,有的教材注音为,释义为趋向、取向。对此笔者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趋向义时应读

我们认为,把读成,找不到音韵学上的依据。

《说文解字》虽将解释为从走,取声,但并不能表示”“语音完全相同。 徐铉《说文解字》把注为七句切,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把注为七驻反,可见二徐本《说文》中的只有一个读音

《汉语大字典》依据《广韵》和《集韵》,指出的读音有cǒuu,并指出在表趋向义时读,五种读音中没有音。

《汉语大词典》也依据《广韵》和《集韵》,列出了的五种读音:cǒuzōu,而且趋向义的列在音下。

《辞源》依据《集韵》将依次注音为,明确表示当趋向、趋附时读,在趣舍一词中读

《辞海》中的注音有,它也将趣舍注为qūshě芭。

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字典》《王力古代汉语字典》中有三个读音,分别是,表趋向义时读

以上所有资料中均没有读为的记载。

认为,可能把当成了的通假字。如《汉语大词典》趣舍词条下释义为:趣合,亦作趣拾。取舍。趣,通有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就是这样教学生的。其实,本身就可以表示趋向、取向,用不着先与通假。 为什么可以表示趋向义呢?这得从它的本义说起。

字从,与行路有关,最早见于篇侯簋铭文。《说文解字》将解释为,后学者们普遍认为的意思是快步走,如颜师古将《汉书·贾谊传》行以鸾和,步中《采齐》,趣中《肆夏》中的注为疾步也。又如清代学者承培元在《广潜研堂说文答问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证》中提到:趣,疾走也。……凡言走之疾速者,皆以趣为正字。因为疾走会朝某一方向奔去,由此引申,可以指趋向、奔赴、前进。如《诗经·大雅·械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毛传:趣,趋也。又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文献中又有直接用趣向一词的,如《三国志·魏书·陈泰传》:审其定问,知所趣向,须东西势合乃进。又如《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崔公同举事,趣向大梁归。 趣舍是古书中一个常用词,表示择用与弃置”“选择。如《荀子·修身》:趣舍无定,谓之无常。又如宋叶适《奉议郎郑公墓志铭》:百又余年以来,士虽以其深者自命,而世之好恶趣合犹不能尽合也。

音义相近,为同源字。

,《说文解字》释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对其加以区别,指出:徐行日步,疾行日趋,急趋日走。所以,的本义应为快步走。这种用法在古书中较为常见。如《礼记·曲礼》:帷薄之外不趋。又如《庄子·胠箧》: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后引申为急速向某一方向奔赴、趋向。如《孙子兵法·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又如《文心雕龙·镕裁》:变通以趋时。

古汉语中趋舍一词也很常见,表示择用与弃置”“选择。如《韩非子·解老》:人无愚智,莫不有趋合。又如唐骆宾王《萤火赋》:殆未明其趋舍,庸讵识其旨意……”还能表示进退”“动止。如汉苟悦《申鉴·杂言上》:趋舍动静不同,雅度以平,谓之和行。 趣合有时也写为趋舍。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而《汉书·武帝纪》相关叙述为:仆与李陵趋舍异路,素非相善也。”“趣合趋舍可视为异形词,这也是趣合ū的一个佐证。 的情况与有所不同。

在甲金文字中较为常见,,为用手取耳之状,是会意字。《周礼》中提到获者取左,用为记功的凭证。后引申为拿,索取,得到,采取等义,这种用法在古书中较为常见。如《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又如《楚辞·天问》: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这些用法的

古书中也可见用为的例子。如《韩非子·难势》:夫良马固车,使臧获御之则为人笑,王良御之而日取千里。这里的是疾走的意思。又如《荀子·王霸》:两者合而天下取,诸侯后同者先危。这里的是趋向的意思。这种情况,一般认为字的假借,其读音也要读的本音

取舍一词出现也很早,表示选择”“择用与弃置。如《吕氏春秋·诬徒》: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又如《汉书·贾谊传》: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书中趣舍取舍都可以表示选择,但前者是以进止表选择,后者则以用与不用表选择。它们语义不尽相同,读音也有区别,不是同一个词,不宜将它们等同起来。恰恰相反,需要注意的倒是古书中有的取舍表示进止,此时,应读。如《汉书·王吉传》: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合同也。王先谦注:取,进趣也;舍,止息也。贡禹与王吉交好,见王吉在位,贡禹也愿为官,取舍喻指二人进退相随,这里的就应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9a5d4f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