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涵木

2023-03-19 19: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滋水涵木》,欢迎阅读!
滋水涵木



滋水涵木法

滋水就是补益肾水的意思,涵木就是滋养肝木的意思,滋水涵木就是通过补益肾水的方法来使肝木得到滋养。为什麽对肝木的滋养作用要称呢?有两个含义,其中涵养的意思很好理解,此外还有包容、忍让的意思。我们常说一个人有涵养,这个就是具有包容、收敛的含义。肝的本性刚暴而强悍,只有在血的滋养下才能维持平和、舒畅的生理功能。如果其中所藏的血发生亏损,肝脏得不到充分的滋养 ,那麽肝的刚暴和强悍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这时人体就会出现急躁易怒、头晕头痛、四肢震颤、耳鸣耳聋,甚至昏扑倒地、四肢瘫痪、口角歪斜等症状(肝风内动)。而通过滋补肾水的方法使肝脏得到充分的补养后,肝脏刚暴、强悍的本性也会收敛,就好像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在得到物质上的好处后,就会收敛起原来的本性而显得有"涵养起来。

正因为肾对肝的滋养作用可以使肝刚暴、强悍的本性得以收敛,所以滋水涵木的方法常被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或是肝风内动的疾病,如前面提到过的张锡纯"铮肝熄风汤就是在这种思路下制定出来的有效方剂。铮肝熄风汤由白芍、天冬、玄参、龟板、代赭石、茵陈、龙骨、牡蛎、麦芽、淮牛膝、甘草、川楝子等药物组成。其中玄参、龟板、天冬补益肾水,肾水充足自然能涵养肝木;白芍、茵陈、麦芽、川楝子养血柔肝,并疏理肝气,使肝的本性得到缓和;代赭石、龙骨、牡蛎质地重坠,因此能压制上亢的肝阳、平熄动摇的肝风,使气血不再上涌于脑部;甘草调和诸药。这样通过既滋养又压制的方法,使肝的暴躁本性充分的缓和,那麽各种肝风内动的症状自然也就随之消散了。

我们讲中医在疾病的认识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就因为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整体上的。那就是把人体各个脏腑看成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把单一的脏腑功能放到人体的动态平衡的整体中,把单个的人体放到广袤的宇宙和自然中去探讨、去研究,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正确、全面地认识疾病,才能真正从本质和根源上把握疾病,才能真正迅速、有效地治疗疾病。如果抛弃了这种整体观,那我们就抛弃了中医的精髓,也就无法获得好的疗效。

春季来临,阳气升发,推荐一,可能会有帮助。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证。按五行生克次序来说,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而益火补土应当是温心阳而暖脾土。但自命门穴说兴起以来,多认为命门之火具有温煦脾土的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多将“益火补土”法用于肾阳(命门之火)衰微而致脾失健运之证,而少指心火与脾阳的关系。

培土生金

即补脾益肺。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的证候。 也称补脾益肺。

土指脾,金指肺。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

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证候。

抑木扶土法

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证。木和土,乃肝脾两脏。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旺脾虚,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抑木扶土法,是根据五行相克次序所确立的一种治法。肝属木、脾属土,抑木扶土法是针对肝旺乘脾、肝旺乘胃而设。所以抑木扶土法,实际上包括疏肝健脾、泄肝和胃、调和肝脾等具体治法,主要适用于肝强脾弱、肝强胃弱和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之病证。 金水相生法

即滋养肺(金)肾(水)阴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金与水之间的母子相及的病变,尚有肺之精津亏虚,不能充养肾精,或肾精亏虚,不能滋养肺之精津而致的肺肾精津两虚证;肺病日久,肺阳亏虚,久之累及肾阳亦虚,或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资助肺阳而致的肺肾阳虚证;肺病日久,宗气的生成障碍,不能下行资助元气(即肾气),或肾气亏虚,不能上行资助宗气而致的一身之气亏虚(即气虚)证。这类病证的治疗,可在辨明肺肾之精、气、阴、阳虚衰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补养肺肾之精、补益肺肾之气兼以健脾生气、温补肺肾之阳气的方法治之。它们皆可称为金水相生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9af0eea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