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师幼互动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3-02-08 11:23: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师幼互动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欢迎阅读!
幼儿园,策略,存在,解决,互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园师幼互动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刘志华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08

【摘要】师幼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是教师与幼儿双方经历、期望、观念、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式,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师幼互动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师幼互动的策略,以供教育领域同行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师幼互动 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75-01 如果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教师维持某种特定的情景定义,通过教师角色扮演,呈现自我,学生则根据其行为作出相应反应的互动活动,那么教育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书育人,更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将世界比作一个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带着角色面,或是从事个体化表演,或是剧班表演,行走于社会领域的各个角落。根据戈夫曼的剧班理论,幼儿教育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幼儿就是代表不同情景定义、角色职责的两大剧班,由于年龄、身份、社会地位、角色期望的特征展示的不同,二者在表演互动过程中的行为模式、性质特征具有质的差别。

一、幼儿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重视环境氛围对互动的影响

环境氛围对于师幼互动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老师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学生营造适合学习的氛围,这能够让学生享受到师幼互动的乐趣。但是很多教师在进行师幼互动环节时,并没有意识到制造学习氛围的重要意义,只是在一些重要的教学活动中会简单营造一点氛围,对于其他课程活动,很多老师并不重视,这将会影响师幼互动效果。幼儿园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如果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学生的兴趣调动不起来,学生的潜能就会被压抑起来,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2.情感互动少

师幼互动的目的就是要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幼儿园的学生比较调皮好动,很多教师缺少耐心,在互动的过程中,老师存在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往往急于追求互动效果,而以命令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样会拉远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学生学习也缺乏主动性,不利于师幼互动的构建。现在孩子往往受到了家长的过分溺爱,形成了娇惯的性格,习惯了家长的庇佑,难以接受他人的批评,而且会因为一点不愉快就影响学习心情。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多和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疏导,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问题,也促进了学生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心理健康。但是很多幼师并没有真正的做到这一点,他们在进行师幼互动活动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就是维护活动秩序,对于学生的情感需求而无暇顾及,渐渐的学生也会觉得老师难以相处,老师就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中,不能听取他们真实的想法,师幼互动活动不能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调整,最终严重影响师幼互动效果。 3.班额太大是实际困难

除了学习氛围和情感方面的因素以外,班额太大也是影响师幼互动的一项重要因素。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现在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优质的学位比较少,从而出现了有名的幼儿园学生过多的现象;其二,现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幼儿园为了抓住机遇开始大量招生,因此学生的规模就变得非常大了。班额太大,会对老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学生人数如果过多,一个老师应付不过来,学生的师幼互动活动中也会因为老师疏忽而出现很多的问题,严重的话还会出现一些影响学生安全的问题。 二、解决师幼互动问题的对策 1.因材施教,建立多元化的互动模式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根据教育任务与内容的不同,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方式。从互动范围看,有教师与全体幼儿的互动,有教师与小组的互动,还有教师与个体的互动,三种方式互为补充;从互动主体的作用看,有以教师主体为本位的师幼互动,也有以幼儿主体为本位的师幼互动。生活中,不同幼儿的个性千差万别。有的孩子积极、主动、独立性强,他们能在各项自主活动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因此,教师在与不同特点的幼儿进行交往与互动时,应采用不同的交往方式和指导策略,去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2.营造一个充满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氛围

教师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幼儿,树立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幼儿不是一个消极、被动,只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受外部力量的支配的机体,而是一个对外部刺激能做出分辨与取舍、处于不断发展中的积极个体,是一个对环境主动的探索者。由于主体性的存在,幼儿对一定的教育影响既可能顺应、接纳,也可能抵制、拒绝,所以,从外部强硬灌输的教育是无效的。 3.加强教师与幼儿的对话交流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与幼儿交流,而且在课间也应该与幼儿加强沟通。特别强调用表情和身体语言与幼儿进行交流,如微笑”“爱抚等。积极的表情和身体语言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因为教师只有与幼儿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幼儿才能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重视,从心理上接受二者之间是平等的主体关系。而且,教师与幼儿对话的过程,也是二者之间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幼儿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教师,且可以促使幼儿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结语

师幼互动是一个常提常新的问题,从社会学中的拟据理论视角来谈师幼互动是一种挑战。教师如何才能够在幼儿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显示真实的自我,教师如何认同自己的角色,并还原到真实的教学表演中,如何应对幼儿的符号传达,以促进师幼互动表演的有效性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孔海清.幼儿园师幼互动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20-21. [2]张晓岩.幼儿园师幼互动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31557-58+61. [3]杨鲁虹.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障碍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陈凤.浅谈师幼互动中的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基于拟据理论[J].学理论,201135228-230.

[5]高文娣.试论促进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3037-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9d1968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