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2022-04-13 09:3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欢迎阅读!
动人



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试验修订本)第五单元所选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历来为后人所称道,尤其是它的抒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里略谈一二,与大家商榷。



首先,感情真挚。只有发自内心的至真至纯的感情,才能打动别人。在《陈情表》中所,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我国是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浸渍的国家,作为儒家文化核心内容之一的深入人心。古人讲,百事孝为先,足见对的重视。即使是与相并列的,从根本上讲,也是以为基础的。许多统治者认识到这一点,大力提倡忠君孝亲



李密当时的处境是:抚养自己长大的祖母刘氏已是奄奄一息,而朝廷催促赴职的诏令却急于星火,他进退两难,陷入狼狈。是什么力量牢牢地捆缚着李密的呢?这得从他的身世说起。李密自幼孤苦伶仃,六月丧父,四岁生母改嫁,年少多病,九岁不能行走,门庭衰落,少有亲人,是祖母把他抚养成人。而如今,相依为命的祖母疾病缠身,卧床不起,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的,亦是去日不多。面对日薄西山的祖母,李密怎能不肝肠寸断?即使是我们普通的旁观者,又怎能不为之动容呢?可以说文中所抒之情句句属实,无一言矫饰,很能引起别人的理解和同情。



其次是巧妙的抒情方式。即使抒发的是真挚的感情,但仅是个人的感情而已,相对于国家,相对于皇帝,微乎其微,不值一提。要知道李密陈情的对象是皇帝,是不吝杀人的晋武帝司马炎。因此,抒情方式很重要。



第一,讲究步骤和层次。从全文看,李密最终的目的是乞终养,即辞官奉养祖母。但他并不急于把这个要求提出来,而是层层铺垫,步步深入,直到水到渠成,使要求合情合理,再和盘托出。全文共四段,首段叙身世,让人同情;二段述当前,让人理解;三段陈孝道,让人信服;四段乞终养,让人感动。



第二,调换角色思考。李密自知是向晋武帝陈情,因此他时时处处从武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再逐一解决矛盾。如,武帝很可能认为,李密作为亡蜀降臣,因矜守名节而不与朝廷合作,李密赶忙表态: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武帝还可能认为李密不愿轻易就职,是在徘徊观望,李密又立即表白: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司马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提出以孝治天下,而李密不就职的唯一理由就是要回家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晋武帝能自食其言吗?面对李密忠孝不能两全的局面,晋武帝也不免两难,李密又向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先尽孝再尽忠,从而从各个方面,打消了武帝的疑虑,让他没有理由拒绝自己的请求。



第三,态度诚恳谦卑。在表中,李密始终用极其谦卑的语言,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完全没有当时许多名士的孤傲姿态,这也很能打动武帝。他把自己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9ed197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