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财务管理研究

2022-12-10 08:4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并购财务管理研究 》,欢迎阅读!
并购,财务管理,研究,企业

企业并购财务管理研究

作者:刘字光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9



刘宇光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摘要:并购已成为企业超常规发展的重要途径,并购能迅速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企业并购现已成为我国经济中的热门话题,但是,在理论界和实践中热衷于研究并购前战略和策略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并购后的财务管理,多数企业由于并购后财务管理力而导致整个并购失败或部分失败。企业应当在并购前对并购后财务管理的模式进行了解,在并购前即确定并购后的财务管理模式和重点,以使企业并购达到预计的效果。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管理;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324-0193-02

一、企业进行并购主要原因

1市场份额效应。通过并购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通过横向并购,达到由行业特定的最低限度的规模,改善了行业结构、提高了行业的集中程度,使行业内的企业保持较高的利润率水平;而纵向并购是通过对原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有利的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混合并购对市场势力的影响是以间接的方式实现,并购后企业的绝对规模和充足的财力对其相关领域中的企业形成较大的竞争威胁。

2减少交易成本。从企业纵向并购来看,主要是为了产生节约交易费用的效应。企业通过实施并购来减少交易成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借助并购可以扩大资产规模,如果充分利用所获得的资产资源,会形成产品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最终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二是企业在选择交易伙伴时会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而企业实施并购后,无论是对上游企业还是对下游企业实施并购都会减少交易环节,节约生产要素的配置费用和产品销售费用等支出。三是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需要大量投入,如果借助并购再与其已有的系统进行优化组合,可以充分利用被并购企业的网络资源,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竞争优势,以减少进入新领域的风险成本。

3财务预期效应。在财务预期效应的作用下,企业并购会伴随着强烈的股价波动,这就带来极好的投资机会。可以说财务预期效应是股东投机的基础,而股票投机又促使并购行为的发生。我们说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股东的收益,而股东收益的大小又决定着股价的高低。股价与企业获利能力、企业风险、资本结构多种因素有关,它反映投资者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股价可以通过市盈率与每股收益的乘积计算出来,并购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那些市盈率较低但每股收益较高的企业,使并购的市盈率不断上升,股价也随之上升,从而产生财务预期效应。

二、企业并购中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1财务管理目标导向的整合。企业并购中通常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财务管理部门仅仅的一个会计核算机构,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或没有设定财务管理目标,与现实财务管理的要求有相当的差距。要想通过企业并购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与企业发展的要求相匹配,首先要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然后根据财务管理目标导向进行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不同的


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导向,可以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可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由于企业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也不是统一的,但是经过财务整合后,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清晰的、明确的。

2多层次的财务决策。与总公司内部不同层次的财务决策相适应,各层次之间的财务决策需要集团总公司加以协调,以保证集团在投资、筹资、成本费用核算制度、收益分配等政策上保持一致性和有效性,避免财务失控现象的发生。上述五点是集团总公司对被并购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但在实践中,由于集团总公司对被并购企业管理的方针政策不同,对其的财务管理侧重点就会不同。例如,有的集团追求与被并购企业的产品协同效应,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频繁,因此就会偏重于对被并购企业资金的管理和调动;有的集团并购被并购企业的目的是为下一步资本运作准备条件,那么财务管理可能是以资本金的管理为重点;有的集团并购被并购企业目的是扩大企业规模、多样化经营、分散投资,那么财务管理可能会侧重于控制权的落实。还有一个影响集团对被并购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是集团对被并购企业管理的模式,是集权还是分权以及管理信息的传播途径等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对被并购企业财务管理的力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并购方作为核心企业,与被并购方及其他下属子公司分别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各自的财务决策权利、内容大小也分别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各自的财务决策权利、内容大小也各不相同,导致其内部财务决策的多层次化,并购方在牢牢确定母公司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地区、管理层次的企业不同情况,合理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矛盾,真正调动被并购方及各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对被并购企业资金的管理及其调动。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良好的企业运作不仅需要有资金的支持,还需要资金流通畅顺。资金的取得、使用和回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特别是规模庞大、与子公司、分公司资金往来较多的大企业集团,更需要协调、规划好企业资金,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集团整体目标服务。另外,集团在收购和管理被并购企业中,在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方面摩擦会比较大,为寻求管理和财务的协同效应和加强对并购企业必要的管理力度,也有必要在集团与被并购企业之间、被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之间进行资金融合、资金调控,这是集团对被并购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应注重其内部资金的管理,提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做好内部资金有效融通的工作。由于各个被并购企业具有法律上的独立性,就需要解决各公司资本流动问题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保证各公司间的资金循环问题。一般的方式有两种,即商业方式(转移方式)和财务方式(股息分配、借款)。商业方式主要涉及关联交易;财务方式则主要涉及企业集团利用财务公司或内部结算中心向被并购企业发放内部贷款、各被并购企业之间的相互贷款等业务。

4有效组合避税,获取税收收益。一个营利丰厚、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与一个拥有大量累积亏损而又无法使其得以利用的企业相合并,可以带来巨额的税收利益。很多国家的税法制度中规定了营业净亏损的企业可以免除所得税,并可抵扣前若干年亏损,从而获得政府退税款或在当年或以后年度减少税收。另外,节税利益还可以来源于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例如,如果主并企业采用“购买法”对合并进行会计处理,那么按照规定,被并企业的净资产应按购买日的“公平市价”进行重估。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这可能会导致一些资产项目的“升值”。根据某些国家的税法,资产“升值”的摊销可以冲抵应税利润,因而“购买法”可带来显著的抵税效果。

5财务整合过程中要注意文化的融合。企业要致力于建立与战略、财务协同的强势企业文化模式,重点培养忠诚于企业并能够系统思考、执行的具有领导才能的人才。文化整合模式具有多样性,并购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整合模式呢?一般来讲,并购企业选择文化整合模式需要考虑两个主要因素:企业并购战略和企业原有文化。企业并购战略指并购的目的及该目的的实现途径,内容包括确定并购目的、选择并购对象等。并购目标直接影响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例如以追求企业在财务、经营和管理上的协同效应为目标的企业并购,在文化整合时


显然与仅仅以财务协同为目标的兼并不同。在前一种战略目标下,并购方会更多地干预被兼并企业,并且对它进行更多的调整。并购战略类型对文化整合模式有影响力。在横向兼并战略中,并购方往往会将自己部分或全部的文化注入被兼并企业以寻求经营协同效应;而在纵向一体化兼并战略和多元化兼并战略下,兼并方对被兼并方的干涉大为减少。因此,在横向兼并时,兼并方常常会选择吸纳式或渗透式文化整合模式,而在纵向兼并和多元化兼并时,选择分离式的可能性较大。

参考文献:

[1] 杨颖.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 中国证券期货2013,(09.

(责任编辑:赵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01ba7314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