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秋思》诗意及赏析

2022-09-08 06:1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籍《秋思》诗意及赏析》,欢迎阅读!
秋思,赏析,诗意,张籍《

张籍《秋思》诗意及赏析



张籍《秋思》诗意及赏析



《秋思》原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信意万重⑴。 复恐⑵急忙说不尽, 行人⑶临发⑷又开封⑸。 说明

⑴意万重:极言心思之多 ; ⑵复恐:又唯恐 ; ⑶行人:指捎信的人 ; ⑷临发:将出发 ;

⑸开封:打开已经封好的家信。 《秋思》诗意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 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 ;

写封家信问候安全,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提及。信写好了,又担忧急忙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 ; 捎信人出发时,又打开信封,再还给他。





《秋思》赏析

这是乡愁诗。经过表达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信”的原由 ( “见秋风” ) ,以下三句是描绘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 “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 这个细节把 “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绘声绘色, 意形相融。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 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异乡,见秋风而思故乡,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翻开看了几遍。事簿本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能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其实不是常有的。 自然以家信为题材的作品, 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参的《逢入京使》:“立刻相遇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安全。”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 :“战火连三月,家信抵万金。 ” 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据下的长安, 不知战乱中的家人能否安吉, 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到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 这首诗独出心裁的是寄深邃于浅淡,寓波折于缓和,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量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简单却艰辛。 ”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 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同,北雁南飞,异乡羁旅,易触归思。比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



“哪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初闻。 ”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本来他祖籍吴中 ( 今江苏苏州 ) ,这又令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 据《晋书·张

1 / 3


张籍《秋思》诗意及赏析



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 ’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 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展望到齐王司马冏立刻作乱, 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由,但在见秋风而思故土这一点上,却极其相像。他虽不可以像张翰那样立刻“命



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注在纸上。这类感物缘情的创作激动,固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 ,但此中包含这样丰富的内涵,不可以不是此诗的一个特点。



“欲作家信意万重” ,此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 。本来诗人的心情是沉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但是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如同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



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水而下, 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发掘。 这类手法, 看似平常,实极高明。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信,但是千



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 “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 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此中终究有多少情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领会获得。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信怎么写呢 ?写了没有 ?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委婉不尽,回味无量。



只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信仍是写了,问题在于急忙着



笔,意犹未尽。“急忙”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应出捎信者一



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内行期在即时碰到的:或许就要上马、上船,



即使不像岑参加入京使“立刻相遇”那样迫切,总仍是行色急忙不可以久停的。由



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急忙, 写信人不得不急忙落笔。 因为急忙落笔, 万重情意一



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类切合逻辑的描述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仓促之色,



栩栩然如在当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响应,因为“意万



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惹起的乡思有关系。黄叔



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信所说不尽者。 ‘行人临发



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这样下半首怎样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 ”说



明下半首的开端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



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议论说: “已作家信,而长言不尽,临发开

封,极言其怀乡之切。 ”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 ( 《诗境浅说续编》 )

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诚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并且达于极致。在结



构上,上句说“急忙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衬着足了“急忙”的氛围。



议论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简单却艰辛 (《题张司业诗》 ) 此评深得张籍优异作品创作主旨和甘苦三昧。 这首极本色、 极平庸,象生活自己同样自然的诗, 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议论。 因为此诗艺术上获得这样优异的成就,所以古人赐予极高的议论。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 说:“文昌 ( 张籍字 )‘洛

2 / 3


张籍《秋思》诗意及赏析



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一般论者认为诗到中唐,不足与盛唐争衡。但就此诗来看,截取平时生活



中一个片段,发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

朴素,境界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 ,决不为过 ; 与盛唐名家 ( 如前举之岑参 ) 同类之作对比,也是绝不逊色的。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16da1013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