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灾难性报道的发展和沿革

2022-07-16 01:3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灾难性报道的发展和沿革》,欢迎阅读!
灾难性,沿革,我国,报道,发展

我国灾难性报道的发展和沿革





1、何谓灾难性报道

灾难性事件报道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报道。1简单地说,就是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所谓灾难性事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突发性公共事件。20061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害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和一般的新闻事件相比,灾难性事件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意外爆发,具有突发性;二、矛盾集中,具有冲突性;三、后果严重,具有破坏性;四、现场惨烈,具有震撼性;五、影响广泛,具有社会性。2针对灾难性事件的特点我们在新闻报道中要特别注意传达灾情,减少谣言。真相是消灭谣言最好的工具。此外它还要履行媒体的一般职能,不期而至的突发性,严重的危害性以及对惯常社会生活的破坏性,使其得到广泛而强烈的社会关注度,具有很高的新闻报道价值。比如说1.29灾难性报道究竟报什么?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在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上: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受的主体所具有的对灾难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遇难者亲属和灾难受害人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而在我国灾难性报道中,“丧事当喜事报”,“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曾经长期主宰着我国灾难报道的模式。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本来是一出悲剧,但一些报道却硬把它演化成一曲颂歌,过于突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主题,却忽略了对于灾情、伤亡的全面反映,忽视了人文关怀和灾害反思,使得灾难带给人们的警示作用丧失殆尽。灾难当前,公共传媒应是社会中的第一瞭望者,对内成为与受众零距离零时差的沟通者,对外是国家形象的公共大使。这样才能承担好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一重担,才能无愧于党,政府和人民赋予媒体的特权。

2、我国灾难性报道的思维沿革

1949后至今,我国灾难性报道的思维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19491979年的报道理念:灾害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政治理念上沿袭了战争时期的策略,为新闻就是宣传。在建国初期,新闻媒体曾一度敢于正视和报道阴暗面,但从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以后,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揭露阴暗面的报道,基本上被排除于报纸之外,这样在新闻报道中就形成了一个“报喜不报忧的”境况,重大灾难事故很少报道甚至严禁报道。尤其在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报纸几






乎完全丧失了自主思考与独立判断,对无穷无尽的悲剧视而不见,报道的全是一些“积极的”“正面的”、能给人以“鼓舞”的内容和字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报道就是当时新闻媒体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一次极端处理。对唐山大地震的报道重点放在了国家领导人如何带领灾区人民抗灾救灾,以及报道“公而忘私、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对人们最关心的受灾情况只字不提,直到三年之后,地震的具体死亡人数才被首次披露。

19801999年的报道理念:首先是灾难本身,而后是军民抗灾。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主与法制进程也不断加快,随着教育的普及,受众的文化知识、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的日益提高,主体性得到了增强,因此受众的觉醒和需求成为这一时期灾难新闻发展的原动力。同时,由于前一个时期,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诸多偏失,使得政府和媒体受到很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为了争夺在国际舆论中的话语权,政府终于试着放开灾难新闻报道。此外,国内媒体开始面对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的考验,为了顾及市场和受众的需求,也就不再回避国内灾难新闻报道。因此,国内媒体均加大了对灾难新闻的报道力度,灾难新闻报道频繁地见诸报端。199887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四号闸附近决堤,《中国青年报》以《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为标题,分别从各个角度、逐条递进地将决口现场洪水滔滔、军民奋力抢堵的现场情景,及时、真实地向读者作了报道。后来有新闻研究者评价说:“像这么快速地报道重大灾难,在新中国新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000-至今的报道理念:迅速、准确、客观报道灾难。21世纪,中国处于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重大天灾和人祸时有发生,已进入了高风险社会。随着国家的富强和媒体的繁荣,受众的思想进一步开放,对于信息索求变得更加主动,更具有反思精神。同时,各类媒体的竞争加剧,新兴的网络媒体猛烈冲击着传统媒体,并且在灾难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媒体对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逐步走向制度化。最典型的事件就是2003年的“非典”事件,它是21世纪中华民族遭遇的第一场大灾难,也是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分水岭,对中国灾难新闻报道发展和新闻发布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戏称:SARS给人类以灾难,给新闻以机会”。在非典初期,政府封锁疫情,给社会造成恐慌,后来疫情信息的公开与及时报道,增大了信息透明度,保障了公众知情权,有利地防止了谣言的传播。非典成为我国灾难性报道的重大转折。在甬温动车事故发生时,几乎同时网络上就开始报道这件事情,二天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件事情,在全国引起了广大的反响。

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媒体日渐认识到受众知情权的重要性等思维方式的改变,同时网络传播带来的舆论压力,国外媒体的竞争也是重要的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2e31c76c175f0e7dd1377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