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音乐描写的文化学意义

2023-04-22 17:0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楼梦》中音乐描写的文化学意义》,欢迎阅读!
红楼梦,文化学,描写,意义,音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红楼梦》中音乐描写的文化学意义

作者:李晓君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4

细读《红楼梦》的人都会隐隐地感觉到,缕缕生命的颤音缭绕于整部作品之中。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悲凉之雾,遍布华杯。据粗略统计,《红楼梦》里涉及音乐描写的共有十三处,它们既是构成《红楼梦》文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我们解读《红楼梦》的一个重要载体。 作品的宏大气场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谬曲演红楼梦”,是作品的总纲。这一回涉及音乐描写共两处:一处是在睡梦里到太虚幻境。忽然听山后有人作歌曰:“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这是作品中音乐的序曲,也是对生命的吟唱。生命源于”,可是最终却绝于”,情是生命里最核心的要素。曹雪芹体验到了人类情感的悲剧性,他从灵魂的深处发出了为情而哭的生命颤音,它如一个个画外音在提醒读者,生命如何亦可免沉沦之苦”?也使整部作品在神界与人界,在离开与回归之间联通了起来,如空谷绝音在作品构建的硕大时空里回响不,又如生命情感的隐喻之音,时时让我们在沉思生命的荒唐里而觉醒。这就使整部作品有了深邃的哲理,避免了因为大旨谈情而使作品流于密实而涩滞。音乐构建了作品生命美学的宏大气,我们会在这种气场的氛围里,占据超越生命局限与生活拘囿的制高点,来自由地观照生命形态与生活形貌。

音乐的显现。第五回涉及音乐描写的另一处,是在贾宝玉被警幻仙子醉以灵酒,沁以仙茗之后,警以妙曲”——《红楼梦》十二曲。但对于此时凡心偶炽尝欲急切的贾宝玉来讲,这是虚写,因为这些曲子都是对生命情感的吟唱。在生命的气场里,生命的形态就是这般虚无缥缈,扑朔迷离,这也是写实文学里的一种间离”,间离就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观照。的纠缠,演变填充了生命的内涵。十二支曲子,实际上一直回荡在我们耳边,回荡在《红楼梦》的字里行间。我们在这种悲凉的气场里,感觉到了生命的沉重,仿佛也听到了生命那悲欢离合的沉重叹息。这种气场,使我们自觉地从自然人生、社会人生向审美人生层面过渡。尤其是那支红楼梦引子”,是《红楼梦》这部经典的片头曲”,更是主题歌谁为情种发问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它确立了生命历程里的起点与终点。它也揭示了人类生命的本质。情感是最荡人魂魄的元素,音乐是生命的声音,是生命的征兆或卜辞,这些曲子不是宿命的宣示,而恰恰是人类命运的无奈与荒诞。 生活的缕缕颤音

我们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会发现小说在生活场景的描绘里,总爱穿插音乐来渲染主旨、烘托气氛。这些音乐不仅仅是故事的点缀,而且是生活本身发出的缕缕颤音。比如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的林黛玉正欲回房,刚走到棃香院墙角上,只听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音乐是林黛玉生活里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当听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她只是觉得十分感慨缠绵。等再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已不仅仅是感官的欣赏,而是人物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是人物心灵发出的缕缕颤音。作者洋洋洒洒,把人物的情感世界、命运追问、生活意义,全都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显得高贵典雅,不落俗套,又与人物的心境极度吻合,与生活环境的氛围极为融洽适宜。

《红楼梦》里的音乐艺术还是生活的铺陈与延展。音乐能够愉悦心灵,能够为平淡的生活增添无穷的韵味。因为生活的本質就是制造声音”,生活就是声音的叠加与组合,没有声音的生活是死寂枯槁无味沉闷的生活。《红楼梦》是一部描写贵族生活的小说,它的音乐描写就应该成为小说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就不仅要用视觉,更要充分调动听觉,来体验作者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深刻意蕴。音乐的氛围里,我们体验到命运的无常、生命的荒诞,特别是秦可卿死后那和音奏乐的排场下面各色人物的表演。音乐在小说里是生命之音、是生活之音。命运无常,生命短暂,音乐是一种巫语。悲音是小说贯穿始终的背景音乐,有时候这种悲音是通过乐音来表达的。《红楼梦》是一部生命悲音的大放送,在生活中麻木陶醉的人们,会被这让人心颤的悲音所击倒。悲音是《红楼梦》的主旋律”,是对生命在场的提醒。《红楼梦》悲音从低回细小到高昂粗放的大爆发,使命运之神开始紧紧地叩响了生命的门环,我们听到了无常那肆虐的号叫。在生活的欢愉里,我们看到了叹人世,终难定的叵测与诡谲。 生命的空谷绝响

我们研读《红楼梦》会发现,每一回都有着似有实无的音乐之声在耳边及身心周围回荡,仿佛一种生命回音的激荡。寻找声音的发源地,可以明显地感到,从第一回开始穿插的诗歌,成了作品无声的音乐。过去我们只是从作品的诗性色彩来解读这些诗词的功用,实际上它们都是作品硕大的音箱,它们制造的音乐加深着作品浓厚苍凉而又悠长的悲剧意蕴。这些没有吟唱的诗歌,如一把无弦琴,需要读者调动自己所有的音乐,去感受自己哼唱品味这些无声音乐的韵味。即使我们读不懂,也会从直觉中感到小说里那凄凉的悲音”,直接熏染着身心,诱引着我们深入思考人类共同面对的荒诞而又荒谬的主题。《红楼梦》如果抽掉了这些诗词,就好像由有声剧变成一哑剧”,由一幅水彩画变成黑白画,由经典的厚重变成流行小说的轻飘。这些无声胜似有声的诗词歌赋,仿佛就是作品内部发出的生命绝响。人生如戏,如戏般的人生本身就是声音的合奏。《红楼梦》以这种音乐的独特构成,完成了生命空谷绝响的大合唱。作品气势磅礴恢宏,一幕幕回肠荡气的生命音乐,声音画面一一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红楼梦》既是一部诗歌体的小说,又何尝不是一部诗歌音乐剧呢?这些言短旨深的诗词歌赋,是作者对人间的恩怨情仇、是是非非发出的深长叹息,是命运之神的一声声欸乃,也是我们解读作品的不二法门,是作品释放思想精神的透气孔。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外语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2f6a7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