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希腊建筑之美

2022-12-29 20:0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古希腊建筑之美》,欢迎阅读!
古希腊,之美,浅析,建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古希腊建筑之美

作者:何恒

来源:《当代旅游》2018年第07

摘要:纵观欧洲古典建筑之特点总体表现为繁复的、追求表面的细节、程式化并千篇一律的。但古希腊的建筑却是例外,西方古典建筑之首就是古希腊,完美的和谐是对其建筑艺术总体概括和最高评价。古希腊的建筑是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简洁、注重几何线条的运用、大气磅礴和敏感细腻互相交融。本文从古希腊建筑蕴藏的精神内涵,建筑外形的设计艺术等方面来分析古希腊建筑艺术之美。 关键词:古希腊;建筑;艺术

一、建筑中的人性、神性和自然性之美

在原始时代,古希腊人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难解,之后,他们开始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链,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古希腊建筑以希腊神话为依托,或因纪念神祉而建、或因歌颂英雄而建、或因祈祷和平而建。希腊人将人、自然和神灵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一点在德尔斐圣地中得到最高体现。希腊人在景观设计中从不采用轴线对称布局,不管这些景观建筑在其环境中的作用如何,设计者在路线上的每个转弯和角落都根据它对朝拜者可能产生的情感影响来加以考虑,充分体现出希腊建筑之人性关怀。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的人性特征体现在男性柱和女性柱的使用上,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古希腊的剧场建筑是建筑物自然性的体现,古希腊最著名的剧场要数厄庇道鲁斯剧场,古希腊人发现碗形平面较之方格网形平面具有更好的声学效果,他们不会刻意修建这种碗形建筑,而是习惯上选择一个具有自然等高线的圆形盆地做剧场,一般这些盆地面积广大,视线也很开阔。人性、自然性与神性在建筑中相互影响互相统一。 二、视覺矫正原理之形式美

早在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形式美法则的整体与局部、统一与变化等关系和10.618的黄金比例的使用已体现在建筑中,通过对这一比例的熟练计算和设计,使得古希腊的建筑变得更为和谐,帕特农神庙就是视觉矫正原理的典型例子,帕特农神庙的造型和谐优美,而古希腊人对比例关系与修正措施的精准掌握,是造就此种艺术效果的关键。通过对神庙尺寸数据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到帕特农神庙在平面的长宽比、圆柱底径与各圆柱中心轴线间的距离、水平檐口高度与台基宽度等方面,均存在一个49的关系,非常接近0.618的黄金分割比,显示了设计者对最佳视觉比例关系的熟练掌握。此外,为了修正视觉变形,设计者将神庙的某些构件加粗或缩小,建筑局部上拱等手段使神庙整体显得更加稳固,同时又不失生气与弹性,螺旋渐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线示意图很好的展现了神庙的黄金分割比,包括神庙的矩形平面布局的长宽也是接近0.618比例关系。在古希腊建筑的黄金时代,大多数建筑物都使用了一种梭柱的收分方法,即柱子向上逐渐变细,在靠三分之一处稍向外隆出,这样就抵消了人们长时间观察它时产生的两侧向内弯曲的错觉。水平方向上,站在建筑物前面看立面,距离越远的部分会出现朝远方拉伸的错觉,帕特农神庙的立面如果为正矩形,我们实际看到的会是一个两角上翘的扭曲的形状,还有下面两角其实也是上移的,原因是我们的视线位置是低于神庙的基座位置。换言之,跨度较大的建筑水平线在中间部分都会产生微微下沉的错觉,为了克服视觉上的不完美感,通过人为的抬高建筑中部的相应高度来弥补视觉下沉的那一段距离,使其通过实际不完美的尺寸产生视觉完美的协调效果。角柱须较粗,角柱间距也要比中部的柱距稍窄,这可使它们不会再天空背景下显得过于细高,显得与其他的柱体不一样。柱头稍稍内倾,以避免柱子外倾的错觉。另一个采用了视觉矫正原理来设计的部件是柱子的石鼓。因为视差的原因,造成一般在看一个竖向的东西的时候,上面的部分往往偏小,越靠上越偏小,古希腊人建造的神庙的柱子是利用一个个石鼓堆上去的,为了校正视差使得每节石鼓看上去在竖向的距离一致,所以越靠上的部分,石鼓的长度越长。在几千年前,在没有任何建筑绘图软件可以预知建筑效果的有限条件下,古希腊人依靠精准的算术和良好的审美为我们留下了建筑史上辉煌的杰作。 三、柱式划分空间之通透美

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古典建筑的开源,而古希腊建筑的核心当属柱式,不论是后来的古罗马、哥特式,或者文艺复兴等时期,柱式都成为欧式建筑的特有的部件结构。不论柱式变化如何,都寻根于古希腊的三大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和柯林斯并称古希腊的三大柱式。他们是根据古希腊不同的城市而命名的。柱式的出现与繁荣造就了希腊建筑之优雅神秘的姿态,与外界隔而不断,通而不透的形式吸引着人的探究之心。当然,单靠柱式不能成就古希腊经典建筑样式,柱与梁的结合才给古希腊建筑带来了和谐与完美,尽管当时希腊人已经掌握了拱券技术,但没有采用它,他们放弃了拱券技术而专注于梁柱结构的尽善尽美,这种结构是最适合希腊的气候、材料和应用这种建筑物的社会。柱厅式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破立在古希腊的大地上,也使之成为了神庙建筑的最典型布局形式。神庙建筑是其最受世人瞩目的建筑形式,拥有最高的艺术成就。简洁的几何平面,围合精心设计的柱式围廊成为了古希腊经典的建筑平面布局形式,首当其冲的柱厅式建筑当属雅典卫城建筑群中的帕特农神庙。多立克柱简洁大气,柱身的12道凹槽使原本壮硕的柱身变得不再笨重。古希腊人注重细节,追求优美的民族传统延续到当代,2008年北京奥运之际,奥林匹亚山上火种采集仪式中,几十位女祭司身着质朴的素服,虽然服饰色彩单一,但明显而厚重的褶皱线却赋予了柔软布料建筑般的雕塑感,古希腊经典多立克柱式的特征赫然显现。 四、结语

古希腊建筑通过它自身的文化之美、形式之美和造型之美给人以巨大强烈的震撼,当然它艺术特征并不止于此,在建筑的工艺、建筑审美意识等方面也值得深深挖掘,强大的艺术命力经久不衰,梁柱结构、建筑构件的组合方式及艺术修饰手法,深深地久远地影响欧洲建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4414d6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