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现状以及改进的措施

2023-01-31 19:00: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现状以及改进的措施》,欢迎阅读!
师职,浅析,改进,现状,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现状以及改进的措施

作者:熊萍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48

摘要: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有着各自的教育模式和特点,也拥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本文首先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优劣势进行对比,然后对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教师教育 职前培养 职后教育 一、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优劣势对比

从性质来看,职前培养注重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素质,帮助他们形成初步教育能力;而职后培训则注重在职教师教学知识和教育技术的更新。从教育对象来看,职前培养的对象是师范生,学习动机强、学习效率高,但是缺乏教学实践经验;而职后培训的对象是在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知识、经验,但是缺乏培训的动力、学习效率相对较低。从内容来看,职前培养的内容主要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原理、教育方法等,具有稳定性;而职后培训的内容则要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具有灵活性。从方法来看,职前培养是接受性学习,职后培训则是主动性学习,注重的是对教育活动的反思以及对教育经验的总结。

二、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现状 1.职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教师职前培养主要集中于高等师范院校,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高等师范院校缺乏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同时,还有很多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定位不清晰,往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忽略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缺乏中小学教学经验,也不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出的学生也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师职前培养的体制不科学,与职后培训不能有效衔接,不重视职业发展要求,不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第二,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普通教育课程脱离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课程比重过大、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太小、教学实践课程流于形式;第三,教师职前培养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的教学运用能力较差。[1]

2.职后培训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的职后培训从内容来看,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通过在职学习、远程教育和自学考试等途径来提升学历;二是对教育理念的理性认识;三是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四是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五是通过国培计划中的教学心理培训和提升教师职道德的培训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六是提升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从培训形式和效果来看,主要有三种,一是高校本位,包括国培、骨干教师培训、远程培训和脱岗培训等;二是学校本位,包括观摩课、听特级教师上课、新课改培训、教研活动等;三是机构本位,即依托于第三方机构进行培训,主要是针对班主任、农村偏远地区和信息化技术等进行培训。从目前来看,我国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职后培训缺乏系统规划,培训的目标不明确、培训的内容较随意、培训过程缺乏监督;其次,教师职后培训缺乏资金保障,培训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专家讲座或者特级教师上课;再次,教师职后培训的内容相对陈旧,还以传统教育学、理学为主;最后,教师职后培训的考核以考试和总结为主,评估方式不够完善,并且培训的效果也得不到反馈。

三、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改进措施 1.注重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

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新时期的教师教育需要注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首先,培训目标的一体化,职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职后培训阶段,新入职教师培养目标定位于合格的教师,提高阶段教师则定位于高素质教师。其次,课程设置的一体化,职前培养阶段需要形成结构合理、切合职前培养目标、并且能够与职后培训连贯的课程体系;新入职教师的课程设置重点是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常规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等;提高阶段的教师既要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也要考虑到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师资队伍一体化,师范院校可以聘请教研人员和专家型教师为师范生介绍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师范院校的教师也需要深入中小学,了解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应该参与到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师一起研究课题。

2.转变教师职前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

高等师范院校需要明确办学的目标,即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合格的师资。首先,需要转变职前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要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化教师;其次,要优化优化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更新职前培养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比如增加教育课程门类、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和教育课程、增加教育实践课程比例以及建立多元教育实习模式;再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资队伍质量。

3.优化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提高职后培训的教育质量

教师职后培训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要求,也是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思想的反映,更是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培训机构需加强培训管理,及时更新培训教材内容,同时还要加强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训过程、评价管理;学校也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校本培训,并适当地辅以远程教育,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当然,要避免职后培训流于形式,还需要把制度与教师待遇和资格挂钩。首先,把在职进修和晋级加薪结合起来,将职后培训和教师利益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培训的热情;其次,改革教师资格制度,促进教师知识更新和素质提高;再次,改善教师职后培训投资状况,政府要加大对培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同时,还要对教师职后培训的经费来源进行监督和管理。[2]

此外,教师自身还需要积极主动参与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包括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掌握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具有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传统教师的优秀素质。因而,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生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积极参加教师职前培养,掌握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作为在职教师,则需要做好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主动参加教师职后培训,抓住机会提升自我,并不断地进行自我总结和反省,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东平.现代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再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6):69-71. [2]牛小玲.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机构一体化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56):53-5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4badd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