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打一成语

2022-03-25 16:4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十八打一成语》,欢迎阅读!
成语,八十八

八十八打一成语

入木三分

把“入木”分成三块,入分成八,木分成十八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读 音】rù mù sān fēn 【主人公】书法家王羲之

【释 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用 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略见一斑

【同韵词】略迹论心、九五之尊、敬布腹心、一挥千金、击玉敲金、一夜夫妻百日恩、石火光阴

【对 联】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

【歇后语】锤子打钉子——入木三分;啄木鸟啄树——入木三分 【年代】古代 【灯谜】八十八

【日文】笔力ひつりょくが雄劲ゆうけい,または议论ぎろんが深刻しんこくなことを形容けいようする

【法文】dessintracéd'untraitferme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成语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 非语素字。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可以知,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工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王羲之公元303-公元361年,另说公元303-公元379、公元307-公元365、公元321-公元379年,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他出身于名门。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4ee162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