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命题说话《我知道的风俗》

2022-05-23 20:41:5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普通话命题说话《我知道的风俗》》,欢迎阅读!
风俗,命题,普通话,说话,知道

普通话命题说话《我知道的风俗》

说话题也是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下面是与大家分享普通话命题说话范文《我知道的风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普通话命题说话范文《我知道的风俗》

因为自己是壮族,所以也知道一些壮族的风俗。壮族主食以大米、玉米为主。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每逢节庆,喜欢做五色饭。

五色饭是用红兰草、三月花、密蒙花、枫叶等可食用的植物,制出不同的颜色水汁浸染糯米,蒸出黑、红、黄、紫、白五色饭,这种五色饭,色、香、味俱佳。吃五色饭是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婚俗:婚前恋爱自由,其方式有对歌、抛绣球、打木槽、赶歌圩等。

丧葬:一般行土葬,部分地区有拣骨重葬的习俗,即人死葬若干年后将遗骨拣出,放入瓦瓮内密封再葬。比较具有民族特点的节日有中元节、牛魂节、三月三歌节和吃立节。 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很富特色,多在春耕后的一天进行。这天各家都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至牛栏旁给牛吃。据说,因为耕牛在春耕中被人们呵叱、鞭打而失魂,这样可以为牛拾魂,保牛平安,也是为了对牛一年辛勤耕耘表示慰劳。有的地方,牛魂节这天让牛休息。

礼节与禁忌:壮族热情好客,家里来客,都以在丰盛的酒饭款待;给老人端茶、盛饭,都用双手捧给;农历正月初一不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不吃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小孩头三(有的是头七天),外人不得入内;妇女生小孩未满月,不能到别人家里去。 【相关阅读】普通话考试介绍 试卷介绍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五个测试项构成,总分为100分。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限时3分钟,占20 。目的是出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 ,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判断测试,限时3分钟,占10分。目的主要是考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的程度。


(4)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5)、说话,时间不少于3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 平音节字词的测试

目的:考查应试者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评分规则:此项内容成绩共10分。每读错一个声、韵母或声调扣0.1分,读音有缺陷每字扣0.05分。 应试者如有误读 ,可改读一次。 错误与缺陷的界定

(1)、错误:把一个声母、韵母或声调读做另一个声、韵调,或按照方言的读音去读。 例如:声母错误:如把Z C S读作 ZH CH SH或把ZH CH SH 读作Z C S等。韵母错误:如把O读作e(bo-be),把ing eng读作ong(ying-yong)等。声调错误:普通话有四声,应试者读音如保留方言声调的调型,即为错误。

(2)、缺陷:指音节读音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音节成分在方言向普通话的过渡状态。(即虽未读作另外一个,但发音部位不准确)

声母缺陷:例如,舌尖后音zhchsh,虽未读作舌尖前音zcs,但发音部位太靠前,听感上与普通话声母的音值有较大差别。舌面音jqx,读时太接近z,cs,舌尖出现摩擦。如蓬莱,威海,文登一带:精()()趣、相()

韵母缺陷:例如:复韵母舌位动程明显不够,没有体现出滑动的过程。(即元音在复合过程中舌位唇形的逐渐变动的过程不够,省掉了一部分发音变化。) 棉袄(-ao-[ ])(-iao-[ ])

声调缺陷:能基本读出普通话的四声的调型,但调型不到位,明显偏低或偏高,不能把普通高低升降的声调反差明显地读出来。(根据测试规则,单字节字词总失分满1分,即不能进入一级。) 双音节词语的测试

1.目的:考查应试者声、韵、调的发音和轻声、儿化,变调等音变掌握情况。


2.评分规则:每错读一个音节的声、韵、调扣0.2分,读音有明显缺陷每次扣0.1分。(此项内容成绩总失分达2分,不能进入一级。)双音节词语中错误与缺陷的界定与单音节字词相同。

3.关于轻声,儿化与变调:

()轻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轻声是音乐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 下列情况下读轻声:

A.结构助词:的、得、地例:我们的、愉快地、写得好。 B.时态助词:着、了、过:笑着、学过、走了

C.语气助词:吗、吧、啦、啊:好吗、去吧、行啦、吃啊 D.名词或代词的后缀子、头、们例:桌子、石头、他们。

E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去例:进来、出去、站起来、请进来。

F.名词或代词后的方位词上、下、里、边、面例:墙上、地 下、家里。

G.叠音词的第二个音节和重叠动词的第二、第四个音节。例:看看、爸爸、讨论讨论。 ()儿化:普通话的卷舌元音er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起来构成卷舌韵母,这种现象就是儿化。儿化韵里的er不在读作er,只在前边的韵母的元音上附加一个卷舌动作,使那个韵母带上卷舌的声音。例:花——huar ——ger (一般的,字面上有字的可以儿化。单音节词无儿化)

变调: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的调值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变调。

A:上声的变调:两上相连,前一个上声变阳平:很好、本领。三上相连,前两个上声变阳平:演讲稿。

三上以上相连,先划分成两字或三字一节,然后按上述方法变调:请你给我买五把纸雨伞

上声在非上声前变半上:北方、朗读 上声在轻声音节前变半上或近阳平:姐姐,小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712069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