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蝶恋花感悟

2022-04-30 17:08: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欧阳修蝶恋花感悟》,欢迎阅读!
欧阳修,蝶恋花,感悟

欧阳修蝶恋花感悟

《蝶恋花

》作者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 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欧阳修蝶恋花感悟,一起来看看吧!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 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去。

译文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 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 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 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 春意。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 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感悟

在浩如烟海、众星捧月的文学 作品

里,“蝶恋花”为词牌的诗词

层出不穷。李煜、柳永、晏殊、苏轼等伟大诗人均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就连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曾为之添词。 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寂寞嫦娥舒 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佳句,满腔激情地畅诉伟人胸怀。伟人的慷慨激 扬,伟人的志在天下,不言而喻,常人难及。然欧阳修作为文人为我们展示了《蝶 花》的又一境界。它能在众多诗词中脱颖而出,至今流传不衰,源于怎样的艺 术魅力呢?我们该如何赏析呢?就让我们走进他,去品味品味。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 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 过秋千去。品味诗词,朗诵是很重要的。朗诵时,除了要抓住节奏,注意语调的 抑扬顿挫,更应该注重情感的把握。所以,我在读的时候更注意这一点。整体来 看,全词充满了感伤、抑郁,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无奈和伤痛。然而,到底是谁 拥有这样复杂难解的心绪?是一个女子, 一个深锁闺中,愁绪满怀,却无计锁春 的等待心上人归来的女子,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哀怨和愁苦。“庭院深深深几 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写的是“怨”,“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 台路。”写的是“恨”,“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写的是 “伤”,“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写的是“苦”。古人炼字讲求 传神,注重“诗眼”。贾岛“推敲”的故事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佳句,我们早已耳熟能详。 《蝶恋花》中的“横” 和“狂”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认为词中的“深”字更是高人一筹。 古人作 擅长运用叠字,如李清照

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杜甫

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佳句中,叠字的运用酣畅淋漓的 泄了诗情意旨。欧阳修不仅承继了古人的二字相叠,“深深”二语本已写出庭 院的幽深、空旷,却再用一个“深”字的设问,让庭院的“深”“旷”更加让人 寻味,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可以说是别具一格。不仅体现其用叠字之功,词的洗 练,更可体现词的景深、情深及意境的深远。

景深着一“堆”字,在于“帘幕无重数”写出庭院的无比幽深。 那么,在杨 柳茂密堆积如烟,如同重重帘幕的空旷的大院子里,有哪些人呢?词人没有让你 到人物,笔锋一宕,先说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再说“楼高不见章台路”来 铺写人物的出场,从景深写到情深。词中写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空空的庭院里只有女子孤零零的一个人,期盼的人哪里去了?在“玉勒雕鞍游冶 处”寻欢作乐。一方在院中苦苦期盼,流泪伤心,一方却在烟花楼中醉生梦死。 在深深的庭院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 对比当中感 受到女主人公的“怨恨”情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上片就在 景物的描写里,抒写了女主人公的抑郁情怀。

下片着重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着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 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只觉无奈,仅能将情感寄予与之同命的花上。 “感时花溅泪”,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慨。似乎我们看见: 一个黄昏,一个苗条瘦弱的女子,扛着锄头,提着花篮,在四处飘落花儿的林子 葬花,吟唱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 霜剑严相逼……花开易见落难寻……”女子在这暮色将逝的夜晚,

忆念章台的丈


夫,眼前仅有在暴风雨横遭摧残的花,联想自己愁苦命运,不禁潸然泪下。女子 愁苦、伤痛无处倾诉,满怀疑问叩问花儿。花却在一旁缄默,无言以对,是花 不解人,还是花不肯给予同情?令人纳然。花不便不语,反而象故意和女子作对, 抛弃她纷纷飞过空荡荡的秋千。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 之物都对她报以冷漠,她怎不伤心,怎不痛苦呢?三月暮春的傍晚,深锁的庭院, 层层叠叠的杨柳,飘过秋千的落花,苦苦等待无奈的女子构成了一幅令人伤怀的 春怨图,一个怅然若失、伤痛不已的女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自然浑成、浅显易 晓的语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语浅而意入,情感层层推进,景与情就这 样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了。

很多著作认为这首词表现的是闺怨。写了一个独居庭院的女子,她的愁、怨、 伤、悲。其实我认为可以更深入的理解。鲁迅

先生曾说过:“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鲁迅先 为我们指出了赏析诗词的一个关键问题,即要知人论诗(词)。欧阳修四岁而 孤,从小是个苦命的孩子,身于贫寒家庭的他,力经挫折,坚韧不拔而能入京作 官,可以一展抱负。他需要多大的志向,承受多少的痛苦啊。然命运多舛,他却 由于和王安石

政见不合,被贬出京当了一个小官。所以,我们在他的《醉翁亭记

》里,看见他饮酒行令,投壶对弈,陶醉在山光水色之中,他心甘吗?他忘 自己的志向了吗?而我们高中学习了他另一篇《伶官传序》,在他“满招损, 谦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 以亡身”的痛切总结中,有他“兼济天下”的抱负。他是一个满腹经纶、志存高 远、心忧天下的人才,然而他却没有机会,空余惆怅和伤痛。我想历经变动,壮 志难酬的他肯定有怨、有恨、有苦,有悲,那种孤独、伤感和文中寂寞的女主人 公神韵相合。我倒觉得与其说本词写的是闺怨,倒不如认为欧先生一首《蝶恋花》 借独居深院的女子来表达自己被抛弃的怨、恨、伤、悲。在这样的基础上,“雨 横风狂”似乎象征着政治斗争的肆虐、 无穷,而“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似乎 是倾诉自己大志难申的无可奈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713a2060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