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习作能力

2022-07-23 10:4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提高习作能力》,欢迎阅读!
习作,能力,提高,如何

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和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不外这几个原因: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缺乏想象力。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应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入手。

一、兴趣入手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在作文小练笔中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例如在学生习作《我熟悉的一处风景》我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丛台公园,滏阳公园、龙湖公园、或者自己认为美的一处地方进行游玩之后,返回课堂交流自己游玩中看到的景物,以及当时的心情,学生兴趣浓厚,积极畅谈,之后口述手写,一篇篇佳作就诞生了。

2、肯定学生的作品,人人成为小作者。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当作文被老师画上三个笑脸时并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孩子会非常高兴,并对自己的作文产生自信,喜爱上写作。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我们可以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我的一名学生作文交上来总是五六句话,我十分着急,有一次我把他的作文经过自己仔细更改后并在班上宣读,能看见他发亮的眼睛。从那后,他的每篇作文都极其认真,并且主动拿来让我修改。在他写给我的信中说,他站在讲台上听到同学的掌声特别开心,他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以后一定好好写作文,争取每一篇作文都让老师画上五角星。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为他们的好词好句画上特殊符号,让他们知道搜集的好词好句成为他们作文的亮点,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另外应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我在作文评改中采取画笑脸的做法激励孩子互相竞争。写的完整,表达清楚的我给一个笑脸;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的我就给二个笑脸;而能在作文中用上好的修辞手法、好词佳句的就给三个笑脸。讲评时先让三个笑脸先上来讲读,然后以此类推。所有的孩子都想第一个上来讲读,这样就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争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竞争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鹭鸶》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也试用总分的写作方法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个小动物。通过引导让学生体会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感悟到作者的表达方法,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进行创造性表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例如在写作自己看到的一处自然景观或游览的景观时,一名学生在作文中把《火烧云》一个片断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我给了很高的评价,并且说明摘抄好词好句会给自己的作文增添色彩,但要全文照抄就是抄袭别人的作品,让学生理解抄袭和摘用的区别。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这样正确的引导学生摹仿课文,为自己的作文添砖加瓦。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其奥秘在于要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4、做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三、特色评改,激励写作。

1、把以往的优良及改为笑脸,让每一个孩子都渴望看到老师的笑脸。

2、把结果评价改为过程评价,在评语中让孩子明白经过修改的作文有很大改观,小作者让人刮目相看。这样,让学生有兴趣修改自己的作文,而对学生的作文也不是“一棒子打死”,使学生的评价更为完善。

3、把定势评价改为发展评价,每一个文章我都在阅号下面写水平线(如:水平→表示正常发挥,水平表示发挥超常,水平表示发挥失常)。因材施教,这样,也许一名普通同学的文章因为文章有了进步,而得到了水平的评价,而一名明星小作家因为文章不精心,而得到了水平的提醒。这样的评价就更加的有的放矢。

4、把教师点评改为家长、朋友参与点评。孩子用心写的一篇作文往往只有老师一个读者,我们让家长和他的朋友参与点评。评语不求统一,但语气要诚恳。这样孩子可以从不同层面获得不同的意见,也会为让自己的作品得到亲人和朋友的认可而努力。

5、把教师终结评价改为作者的话。学生的作文有没有提高,反思很重要,看了别人的评价,你想说些什么,“作者的话”为小作者提供了反思和提高的阶梯。

事实上,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又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无法做到立竿见影。改革作文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这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从而达到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762f1bccbff121dc3683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