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题及答案20207

2022-12-07 05:2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心理学考题及答案20207》,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考题,答案,20207

《社会心理学》考题及答案(2020.6.7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当我们认为某人个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现象属于() A.晕轮效应B.宽大效应C.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

2 .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A.选择TB.整体性C.双向TD.易出偏差性A.B.C.D. 3 .凯尔曼于1961年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 A.学习理论B.社会判断理论C.三阶段理论D.功能理论

4 .由于受到外界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叫做() A.顺从B服从C.从众D.同化

5 .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现象。 A.社会抑制B.社会影响C.从众D.社会惰化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6 .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档案研究法。 7 .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分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 8 .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向下比较三种。

9 .琼斯与戴维思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 行为相对应。

10 .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1 .根据服从的对象,服从一般可分为:对权威他人服从和对规范服从。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2 .刻版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3 .社会态度:就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理理状态。 14 .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5 .群体思维:它也叫小群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是指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解决办法和行为方案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 致了错误的决策的现象。

16 .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 现象。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7 .简述自我概念是通过哪些渠道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通过4个方面来说明

1重要他人的评价。我们很多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尤其是我们信任的、敬佩的,对我们很重要的他人,如父母、老师、同伴、领导等。

2他人的态度与反应。他人特别是与我们无关系的人,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的反馈与评 价,但我们可以从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及反应来了解自己。

(3)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毕竟要以自己的特征、行为及表现为客观基础,尤其是性格、态度、 品质、爱好等心理特征,常常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与表现来推断。


(4)社会比较。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 18 .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

现象。产生的原因有:(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动负责,所以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社会因素。

19 .什么是从众?为什么会产生?

答: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 信仰或行为的倾向。从众产生的因原有二个:信息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

信息社会性影响是指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人们从众是 因为人们相信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 一个恰当的行为方式。

规范性社会影响,是指人们为了获得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标准,以免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 .应用分析题(20)

20.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著名的吉诺维斯案件,一位叫做吉诺维斯的女子在晚上回家途中遭歹徒持刀杀害。案发的三十分钟内有38个邻居听到被害者呼救声,许多人还走到窗前

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去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 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众人旁观,见死不救”的现象。 答:这种现象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旁观者效应,即当其他人在场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 人,其他人越多,利他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其他人也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应该由大家共同来承担,也就是提供帮助的

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在场的人都认为其他人已经提供了帮助,不需要我来提供帮助了。

(2)对模糊情境的社会解释: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人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此事件中,邻居中的所有人不知道歹徒和吉诺维斯两人的关系,不知道该 管不该管。

(3)对利害得失的计算,怕受到歹徒的伤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96834f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