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唐诗五首》崔颢无双诗 黄鹤千古楼课文同步讲解

2022-09-15 01:1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唐诗五首》崔颢无双诗 黄鹤千古楼课文同步讲解》,欢迎阅读!
古楼,黄鹤,上册,课文,唐诗

崔颢无双诗 黄鹤千古楼

《黄鹤楼》是诗人登临黄鹤楼时,即景生情,一气呵成写就的吊古怀乡之佳作,全诗浑然一体,意境成,是历代推崇的珍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余一江楼。巨大的落差,让诗人怅然若失。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在眼前回放,但物是人非、鹤去楼空。本句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做铺垫,值得反复品味的名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两句笔锋一转,写登黄鹤楼之所见:晴空下,隔水相望的汉阳城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做铺垫。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故乡又在何处呢?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的文笔表现出缠绵的乡愁。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ccf42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