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学随笔

2022-12-15 17:3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随笔,小学,教学

小学心理安康教学随笔

小学生天真烂漫,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由于年龄小,正在成长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幼小的心灵易受影响。有的因某些原因,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出现厌学等心理问题。因此,必须非常重视孩子的心理安康教育,使他们始终拥有积极向上的安康心理。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怎样对小学生进展心理安康教育呢!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赏识。因此,老师必须非常注意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孩子,这是激发孩子上进心最重要的方面。要做好这一点,老师在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上,应该是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每个孩子都有值得赞赏的方面。每个孩子在自己原有的根底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即使他们的成绩不合格,也可以说他在原有的根底上,增加了知识,也是进步了。学习的进步、优良的言行、好人好事等等,老师假设都能及时地给孩子肯定、夸奖,在孩子的心灵中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孩子们由于得到老师的赏识,而受到宏大鼓舞。我常常奖给孩子们“小红花”、“小红旗”、“小五星”,孩子们都视为“珍宝”。儿童在得到老师赏识后,心灵碰出的火花:老师对我这么赏识,觉得特别幸福。他们越来越喜欢上学,越来越自信,越学越有劲。

孔子一生强调“乐学”,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挖掘教材中知识的有趣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乐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快乐的心理,学生始终感到有趣、轻松愉快,没有压力。这样孩子们越学越爱学,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启蒙教育阶段的孩子,他们一切都处于起步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显得更加重要。在这一阶段,习惯养成得好坏,关系到他们长时期的学习和成长,甚至能影响一生。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没养成上课听讲,爱讲闲话,做小动作,不积极考虑问题,举手发言的孩子不多。我便采取多种形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孩子们讲了许多科学家小时候爱学习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从小爱学习,学得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作奉献,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同时我还组织孩子们进展各种有趣的比赛。

如今,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呵护下,听好话多,受夸奖多,滋生了不少娇骄二气,这是不良心理反映。因此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显得非常重要。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呢?首先,要教育孩子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的要鼓励、坚持、发扬;错的要反对、纠正。其次,要明确三点认识。一是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二是每个人要进步,就要勇于不断地克制缺点,纠正错误。所以批评、检讨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是不荣耀的事,是件好事。三是有缺点错误,改了就好。成认缺点错误是英勇的表现,改正那么是进步的开场,应当鼓励。再次,积极开展互相尊重,互相鼓励,互帮互学活动,使班集体始终充满其乐融融,发奋向上的气氛。 低年级也有少数孩子有,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必须非常细致地找出原因,积极争取家长配合,有针对性地进展疏导。要特别注意尊重他们,不要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要以爱心去感悟、启迪孩子的心灵,树立自信心。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个别辅导、多表扬他们的进步等。只要有耐心,坚持不懈,没有消除不掉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b29172bf2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