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2-09-24 05: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鉴赏】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湖上,元结,石鱼,赏析,鉴赏

【诗歌鉴赏】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原文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注释 、漫叟:元结自号。

2、休暇:休假。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3、引臂:伸臂。

4、“意疑”三句:写作者对石鱼湖饮酒的感受,意思是,这时我简直以为我身倚巴丘而举杯饮酒却在君山上边;又好像我的客人们都围绕洞庭湖坐着,载酒的船漂漂荡荡地冲开波涛,一来一往。巴丘:山名,在湖南岳阳县洞庭湖边。君山:山名,在洞庭湖中。洞庭:湖名,古代时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泛泛:也作凡凡或汜汜,漂荡的样子。《诗经?邶风》:“二子乘舟,凡凡其逝。”《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汜汜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5、长:放声歌唱。《礼记?乐记》:“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注:“长言之,引其声也。”这里是放声高歌的意思。 6、沼:水池。

7、历历:分明可数。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废:阻挡,阻止。 9、长瓢:饮酒器。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翻译


小小的石鱼湖就好比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夏日里湖水将要齐岸,湖心岛上一片青翠如同那君山一样。就把山谷当作酒杯,把湖泊当作酒池吧,饮酒的人一个个仿佛环坐在沙洲和岛屿上。任凭连日来风疾浪狂,也不能阻止小船去载酒。我手持长瓢坐在巴山石上舀美酒,与诸位共饮,以驱散心中的烦愁。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赏析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是唐代诗人元结的诗词作品。全诗三句或两句一换韵,颇具民歌风味,诗句朴素清新,意蕴深长。

诗前序言交代此诗的写作背景。诗文内容主要是写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以酒为戏,借饮取乐的生活情趣,实质上表现的是借酒消愁之意。诗的末句说:“酌饮四坐以散愁。”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在诗中表现哪一句是在写愁,以及字里行间有什么愁,所以“散愁”一句是无病呻吟。该诗以酒为戏,借饮取乐,抒写了作者的情趣是真的,说作者及其四坐有愁而举杯消愁却是假的。此诗乃歌咏石鱼湖风景,抒发诗人淡于仕途进取,意欲归隐的胸怀。诗起首以洞 庭湖作比石鱼湖,以君山作比石鱼;接着叙述在石鱼的寻欢作乐;最后说明即使有大 风大浪,也不能阻止饮酒作乐,借以忘忧。诗的格调清新自然,乘兴而发,毫无拘束,足见诗人胸襟之开阔,和及时行乐的思绪。 此诗为古体杂言诗,但它的句型与语气,实取之于民歌。在写作特色上,三句一换韵或两句一换韵,朗朗上口,既显得顺口,又使人易记。 唐诗三百首 全集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b3004d33b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