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导学案附答案

2022-07-26 17:3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导学案附答案》,欢迎阅读!
国行,公祭,和平,答案,世界

人教版 八年级 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 编写人: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 2.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学习重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学习难点】

掌握新闻评论中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导学过程】 一、导入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对于他,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语言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初衷(zhōng) 杀戮(lù) (yì) (cuàn) (páng)

(wàng) 辱没(mò) (míng) (zhāng) 惨绝人寰(huán) 振聋发聩(kuì) 无处遁(dùn)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国殇:为国牺牲的人。这里泛指死难的军民。 呓语:梦话。

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遁形:隐藏形体。

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 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3.文体链接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所发表的言论的一种文体,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其特点有:一、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二、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三、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四、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三、合作探究

1.这则评论是针对什么新闻事件而写的?

【交流点拨】针对在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的公祭日,即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隆重仪式悼念死难者同胞的的新闻事件而写。

2.理清写作思路,划分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各层意思。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提出观点——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历史,并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



1


人教版 八年级 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 编写人:

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第二部分(25):从正反两面论述全世界人民珍爱和平与正义的事实。

第三部分(6):呼吁全世界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并表明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3.请从文中圈画出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并思考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主要有:“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历史,不可能被忘却!”“日本右翼还有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等。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并一以贯之,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4.文章第二、三段所写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第二段列举大量事实论述全世界珍爱和平的人民正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南京大屠杀,从正面论述;第三段写日本右翼分子的扭曲历史、美化战争是从反面论述他们的错误。论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四、交流展示

5.文章第四段写“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等事例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日本右翼分子不能正视历史,从而阐明日本在对待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性。进一步进行论述全世界人不会忘记历史,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的高度警惕。

6.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句简要分析。

【交流点拨】本文用语精当且不乏文采。如第三段中“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企图、丑态百出”等词语,既准确地讽刺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极端错误的思想,又写出了他们歪曲历史、不能正视现实的种种丑态。

五、分层作业设计

1.必做题:配套练习1234 2.选做题: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 【课后反思】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b55cd5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