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伴我同行

2023-01-05 09:1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伴我同行》,欢迎阅读!
古诗词,同行

古诗词伴我同行

看那一弯皎月悬于高空,又似回到了当初牙牙学语的稚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一次接近古诗是约摸三四岁的时候。第一首,就是《静夜思》。孩提年幼无知,哪懂其中的意思,故更不知思乡的感觉。

那时,古只是一样空洞的摆设。

步入小学一年级,因为有古诗考级,不得不开始背大量的古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一首诗,只在五到十分钟内背出,再背老师让我们抄的翻译……

那时,古诗词是一项背诵的作业。

小学六年级起,我开始去领会其中的境意。“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壮志雄心,视功名如尘土的岳飞却也会“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壮语,却仍未等到一个赏识自己的明君,一切相逢都太迟。岳飞,只能将心事托于瑶琴。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到这首农趣的诗,又怎会料到是辛弃疾之作?读过辛弃疾作的诗的人,都知道辛弃疾慷慨豪迈,气势浩荡的风格。可这首《清平乐?村居》完全颠覆了他的浩荡气势。朴素、简单的农家生活,在几点笔墨下,一一显出。后来才知,这是辛弃疾晚年之作。那年,辛弃疾被迫归隐山间,脱下战袍,随着乡间的朴素、恬静终将心中的烈血雄心慢慢抚平。

那时,古诗词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现在,我偏读李清照居多。她的笔调清雅简约,“易安式”的词体,让我爱不释手。“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亭台楼阁上,那个向远方凝望的女子——李清照。风,凌乱了她的长发,天际处,不知丈夫是生是死。相思之念,一念生千愁。落魄的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度日如年。哀怨的愁绪在那宣纸与墨水间缠绕,渲染着她的苦,她的


悲,她的愁。若以一个季节去形容后期李清照的笔锋,我觉得,应是秋。哀愁是她的主题。她,是秋中的黄菊,“人比黄花瘦”的句子,我又何尝会不记得?我随着她,去悲,去哀,去愁;随着她,融入她的诗词中,去感受她的心事重重。

此时,古诗是一种情感的体现。

古诗词,伴我度过了不知多少个春秋,让我从诗词中去领悟,去体会古诗词带给我不同的意义。时间的流逝,情感的升华。

清风将书卷翻乱,我,静守在墨水间。为那一阕词,一个字所感慨万千。

,若是我心头的朱砂痣,那么,,便是我床前的明月光。唐诗宋词,一直,随我同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bb1d084c2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