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2022-03-27 11:03: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概论文——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现状》,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现状,自然,我国,论文

论我国生态环境及生态文明建设

俞颖敏

020101班,20101001569



摘要本文结合世界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即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变迁特点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结合和谐发展观来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战略措施: 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 生态文明 和谐发展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ld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that is, human civilization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ell analyze China's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faced,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harmonious society, combined with Concept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we should impro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eographical space, promote all-arou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intensify protection of the eco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enhance system building to promote ecological progress.

[Keywords]: Modern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一、现代化发展进程

1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现代化进程, 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在短短的两百多年内, 科学技术革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世界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同时产生了工业文明, 以无生命的东西为劳动对象, 材料与能源( 物质资源) 是其主要资源; 以工业科学技术为手段, 主要是依靠力学、物理学化学科学技术; 在不依附自然条件的工厂中进行。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 使用的资源是物质与能量, 主要是煤、石油等能源和金属矿产与非金属矿产等物源。工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并且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运动在全球的扩张, 工业生产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的危机, 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圈带来巨大的冲击。

信息化阶段, 开始了劳动过程的自动化, 并对通信过程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并从此产生了信息文明。作为主导产业的信息业, 它使用的资源是信息与知识, 它既不是物质, 也不是能量, 是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的。信息与知识的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电磁辐射和电子计算机工业的废品。但利用信息通讯与管理,


可以减轻环境、资源与人口带来的压力。

生态化阶段。它以 1987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5我们共同的未来6为标志,开始重视人类生产过程与生活过程的生态化。作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农业, 它使用的资源是自然资源, 一部分是非生物资源, 如阳光、空气、水、土壤、气候等; 另一部分是生物资源, 如森林、草地、各种农作物、各种家养动物以及微生物。农业资源大部分是可以再生的, 生态农业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这是生态化不同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根本特点。 二、我国现状

新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步伐相一致, 同时具有自身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特点。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化( 工业化) 三改(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1978 年底开始改革开放,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也制约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由中国科学院编纂的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称,1995年相比,除北京、上海、山东3个省(直辖市)外,全国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水平呈现下降态势,这表明我国的环境问题仍在不断加重。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据预测,随着气温和海平面的上升,我国许多滨海城市和沿海地区将变为一片汪洋,到2035年,将有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15%40%的物种面临灭绝,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20世纪上半叶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损失的总和。(江泽慧等,2008)

我国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约2.68亿公顷,严重沙漠化趋势的约3.35亿公顷,二者合计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0%以上。我国沙化土地的面积为16890万公顷,国土面积的17.6%,碱化和次生盐碱化土地超过3.35亿公顷,已经延伸到17省份。目前,我国每年沙化、退化的土地超过20万公顷,由于裸露地面缺乏植被保护,2008年上半年我国黄土高原的“沙尘风暴”肆虐千里,连离大西北千里之外的绿化植被条件相对较好、降水较多的南京和上海等地也都受到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影响。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重的江河断流和污染,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激化,给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森林资源的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生长量,当代人过早的消耗了后代人想用的森林资源„„

上述问题表明,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严重的。中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如果相对不足的自然资源和其生存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也难以为继。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和谐发展观以来,我们慢慢体会到和谐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意义。自然界在其 45 亿年的不断演替中以不争的事实反复证明: 绿色生命的每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是最终走向以和谐协调占主导地位的顶级群落状态, 这时生态系统趋于平衡 ( 动态平衡) , 其自组织能力、抗干扰能力、创造能力都比较强, 因此绿色生命系统能够显示出生机勃勃、长盛不衰的繁荣景象。这就是生态和谐。

人体生态系统的发展亦是如此。人的生理的阴阳协调, 心理的和谐平衡, 于人的身体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中医就有怒伤肝、哀伤胃、


惊伤胆、郁伤肺和乐极生悲之说, 就是这个道理。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同样如此。人们渴望和谐、追求和谐,为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不懈努力, 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有机联系, 它们不但互相包含, 而且直接相通。和谐社会的实质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共同发展, 全面繁荣。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人—自然—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社会文明形态。它是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由此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是生态文明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期阶段,当人们能够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后,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才能合规律、合目的地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样十分和谐、美好的社会。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态空间山清水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李良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2

2】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廖福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2( 总第137)

3】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论生态化生产方式. 黄顺基. 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11

4】十八大报告内容要点.胡锦涛.2012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be5194d33687e21af45a9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