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的提纲

2022-09-11 03:1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的提纲》,欢迎阅读!
人心,提纲,不息,诗词,文明

诗词,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的提纲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古诗词,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 首先,古诗词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感知到诗意的美。很多人都感慨,出门旅游的时间太少,即使出了门,处处都是人,也无风景可欣赏,殊不知生活中从不缺少美。春日,当别人感慨阴雨绵绵、春风乍起时,读过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人,却能领会到另一种清新活泼之美。夏日,当别人厌烦烈日炎炎、蝉儿嘶鸣时,读过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人,却能在夏夜感受到山林的静谧之美。秋日,当别人哀叹秋风萧瑟、万物寂寥时,读过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人,却能体验到将目光看向晴空的广阔美。冬日,当别人抱怨天寒地冻、单调冷清时,读过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人,却能在冰天雪地里发现别样的豪放美。古诗词给寻常的景物加上一层文化美的滤镜,让我们感知到别样的美。舟是李白的轻舟,驴是陆游的毛驴,普通的事物在腹有诗书的人眼里不再普通,我们借古人的眼看到了古人所看的景,发现了古人所感知的美,体验到一般人无法体验的快乐。

其次,古诗词使人丰富人生的阅历,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启迪。“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对事物有了足够的见识,才能获得更丰厚的阅历和智慧,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尤其对学生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去探索宇宙人生的道理是不切实际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来主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我们还没有恋爱,但我们懂得了真正的爱情是相濡以沫,至死不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我们还没有走向社会和职场,但我们知道了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需要执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虽然我们没有苏子坎坷跌宕的人生经历,但我们明白了在失败、打击的面前,要抱有乐观、旷达的心胸。古诗词是座桥梁,是我们与先达的一种跨时空的交流途径。当我们与古诗词表达的思想产生共鸣时,封存在其中的文化内涵浸润了我们的心灵。陈寅恪先生在《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中写道:“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同样可用于表明古诗词的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bfbad5302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