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写给老人们的敬老诗歌

2022-10-21 18:5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阳节写给老人们的敬老诗歌》,欢迎阅读!
敬老,重阳节,诗歌,写给,人们

重阳节写给老人们的敬老诗歌

前辈,你好!

古人云: 百善孝为先 孝为百行首 夫孝,德之本也。 孝顺父母 敬老辈,天经地义。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湿了多少观众的眼睛,震撼了多少游子的心灵,说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里话。一首歌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共?这是因为这首歌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世间最普遍的真挚情感,回应着人民群众对传统美德的呼唤。我不想把他们叫老人,我喜欢叫他们前辈。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临之际,除了道声好外,我不禁思绪万千

尊老爱幼 之说是谁提出来的,不曾考究,但皆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词怎么解释?约定俗成的一些内涵,如供养尊敬父母。从大的范围来说, 实为 孝敬老人 。古人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 老有所终 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谁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谁就会被世人唾骂 缺德 ,情节严重的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敬老人,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战国时期高居宰相之位的吕不韦曾写了一篇修身处世的文章 《孝是万事的纲纪》。文中提到: 人君孝顺,那名声光彩荣耀,可以让臣下信服而听从,天下都称誉。人君孝顺,臣就会忠心侍奉君王,做官清廉,面对危难而死节。士人民众孝顺,就会勤勉耕种,保国功战都坚定,不会败北。孝是三皇五帝的根本要求,万事的纲纪。 王尚且能以身做则,百姓效仿,自然可知。

纵观古今,我国有许多孝子孝孙的故事流芳后世。如在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有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仗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母亲觉得奇怪,问道: 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何哭泣? 伯愈回答道: 往常打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 这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有诗颂曰: 体念母亲情至忱, 线棰轻重甚关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 顿起心酸泪湿襟。

是啊!人间情,最深数亲情。亲情是母亲油灯下熬白的双鬓,亲情是父亲肩头扛着的行李。暮色中那一双祈盼的眼睛,盛满的全是思念的泪水;千里外那几声轻轻的叮咛,串起的都是牵挂的音符。亲情啊,她是孟郊诗中的 慈母线 ,她是朱自清笔下的 背影 她是焦波镜头中的 我的父亲母亲 万物会随时间而模糊,可深刻在亲人皱纹里的亲情却不会模糊;万事会随空间而淡忘,可烙印在亲人老茧中的亲情却不会淡忘。

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家庭是温暖的家庭,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是文明向上的社会。让我们一起加入尊敬前辈的行列吧!让一个个小小的好习惯支撑起闪光的美德; 让一个个默默的美德支撑起深厚的修养;让我们用深刻的思想这一撇和坚实的行动这一捺,共同支撑起不俗不凡的 字。再次愿天下所有的前辈笑颜常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c0029d633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