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真情荡漾

2022-05-14 15:2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你的真情荡漾》,欢迎阅读!
荡漾,真情

让你的真情荡漾 --记叙文的抒情技法

今天给同学们上一节作文训练课,课题是《让你真情荡漾――记叙文的抒情技法》,我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是有原因的。 问题的提出:

1、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高中新课改的主要目标。高中作文教学应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2、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培训学生学会怎样表达情感,又是新课改中作文教学的基本要务之一。

那么本课训练目标就是:

1 引导学生体悟生活,文必有情,抒真情,发实感。 2 指导学生学会抒情的基本技法。 同学们首先要明确以下四个问题:

文必有情:同学们,人若无情会怎么样?(冷血动物)。那么,文若无情,会怎么样?(枯燥乏味)文中无情,岂能动人?情感是作者与读者对话的媒介,是撞击读者心灵火花的电石。作文中如果抽出了真情,剩下的还能是什么?一堆文字垃圾!从应试的角度说,功利的看,考生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阅卷老师喜怒哀乐的琴弦,才能获得共鸣,抓住阅卷老师,而获得高分。阅卷老师喜欢有情有义的孩子。 抒情必真:抒情要抒朴实健康真挚,戒朦胧苦闷缠绵。近年来,一部分学生作文少了朴实气,而崇尚起朦胧缠绵。我的看法是,作为一种风格,朦胧缠绵写好了也是一种美,但如果认为美就是朦胧缠绵就很难美起来;感情要健康向上,偶尔写一下苦闷未尝不可,但一下笔就像西施害胃疼,自以为得意,也只有孤芳自赏的价值。去年,有高三语文老师向我推荐一篇学生作文。我一看,这学生的文字功夫很好,语言很美。但通篇除了痛苦,就是苦闷,我真不明白,小孩子家怎么有那么多苦闷。我只能认为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这样的文章永远得不了高分。

情从何来:现在,社会上在议论大学生的情感缺失,如对三字信的讨论。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真情,而是缺少体会。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等,只要善于体会,生活中的动人之情无所不在。给父母写信能不能先说一说爸爸你要少抽点烟,妈妈的腰还疼吗。有人看到日出能激动得热泪盈眶,有人听一首乐曲便坦荡打开心灵的闸门,有人在万众欢跃中感到寂寞,人则在寂寞中体会到伟大与崇高,这一类感觉积累多了,便会情不自禁。

抒情有法:这是本课的重点。下面我结合我的体会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抒情技法。 一、直抒胸臆

举例来说,如果要你以思念为话题写几个抒情句,你怎么写?能不能说我思念你啊,你也思念我。太空泛。教你两招。

1、具体形象型:化情为物,就能具体形象。一试就灵。

思念是远方游子那价抵万金的一封家书,是老华侨那视若珍璧的一包乡井土; 思念是七夕时银河上的那座鹊桥,是中秋夜圆桌旁那张空椅;

思念是白发老母一次次默念儿女的名字,是驼背老爸一遍遍擦拭着装着儿女照片的相框。 言之有物,情有所托。

如果既具体形象,又意蕴空灵,就更好了。请看虚实相生型。 2、虚实相生型:

思念是爸爸头上的白发,思念是妈妈头上的皱纹;思念是深夜打来的长途电话,思念是远方寄来的厚厚信笺;思念是女词人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思念是婉约派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样的抒情就能文采飞扬,就够品味了。一些作文好的学生深谙此道,用此法获得高分。 优秀抒情片断举例:

有这样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这朵花充盈着孟姜女的眼泪,雷锋塔下的呻吟,遥遥天河间无尽的思念,草长莺飞中梁祝的化蝶双双;这朵诚信的花,凝聚了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李清照的“寻寻觅觅”,陆游的“几年离索”。这朵诚信的花,凄美,哀婉。

有这样一方诚信的土,它诚信于人民:这一方土里,孕育出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的横扫倭寇,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一方土里,培养出周恩来的鞠躬尽瘁,焦裕禄的不辞劳苦,孔繁森的一心为公。这一方诚信的土,深厚,凝重。 ——2001高考满分作文 二、细节生情

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情感的抒发不靠空洞的言辞,也不一定要写揪心的痛、不竭的泪,而是要选择富有情致的细节,叫人读之生情,闻之心动。

举个例子,母亲和朋友到火车站送你去远行,高喊:“再见啦,想你啊!”的一定是你一般的朋友,此刻,你的母亲一定在用默默的流泪表达母亲对儿女的牵挂。

同样,你说爱妈妈,要体现在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的细节上;你说爱爸爸,要体现在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的动作上。

古人就深悟细节生情之三昧。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有归有光怀念早逝母亲的细节描写——“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这极普通的动作描写,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却如林纾所言:“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一些学生善于选择生活中感人的细节来抒情,令老师唏嘘不已,觉得不给这孩子满分于心不忍。

举例:优秀抒情片断举例: 我并不十分清楚“坚韧”具体指什么,但我知道,我绝不是那么轻易地就会被困难吓倒的人。凄风苦雨中,患病的我独自去医院挂瓶;夜深人静时,我独自一人在宿舍里为演讲比赛准备稿件;考试偶尔失利时,我睁大眼睛,把泪水逼回眼眶,让信念重新升腾„„ ——高考满分作文《感谢苦难》

这段文字女孩子用朴实的语言概写了她战胜苦难的三个典型细节,令阅卷老师唏嘘不已,得这个在苦难中要强的孩子,一定给她高分,让她上大学。 还有一个抒情妙法,你只需只言片语,便能情感荡漾,这就是 三、“点染”生情

“点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刘熙载《艺概》云:

词有点染。柳耆卿(柳永)《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的冷落,“今宵”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柳永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渲染了浓烈的气氛,增强了抒情色彩,以此挑动读者的心弦,让读者和自己同感同伤。其实,这种“点染”句在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如:《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项脊轩志》中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亦亭亭如盖矣”等,因其巧妙点染,情真意切,因而感染力极强。试想,如果学生能在高考作文中写出一两句“点染”句来,一定会以超强的情感穿透力,使阅卷老师精神为之一振,激起打高分的欲望。


我原来在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就鼓励学生尝试写“点染句”,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试举几例:

一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看病》的作文,文中刻画了一位认真负责的女医生。在描写她细心呵护病人之后,小作者点染了一笔:“她的白大褂上一个小小的红十字格外显眼,仿佛是盛开在雪地里的一朵红莲花,那么美丽,那么圣洁„„”霎时,一个有着高尚医德的白衣天使形象就站在了我们面前,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也就溢于言表了。

一位同学的母亲去世了,他写了一篇《母亲》作为纪念。文中他写母亲下葬后的那个傍晚,他欲哭无泪,感情无以抒发,遂以景代之:“傍晚时分,一轮清冷的月亮挂在有风的天空。我在班里读这篇作文,当我读完这句话时,很多同学流下了眼泪。

一位同学暑假回农村老家探亲,目睹了兄妹换亲的封建陋俗,写了一篇《探亲》的作文。在文章结尾,小作者妙用点染:“第二天清早,我上路回城了。走时山村好静,走过童年的小树,我不禁回首:山村雾茫茫,人们还没有从梦中醒来呢。”这样的结尾既点明主旨,又余音袅袅,语言富有意蕴,耐人寻味。

在运用“点染”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前面的铺垫一定要丰厚,这样才能让人感到情感的真挚自然。如果铺垫不够,就会给人以无病呻吟之感。二是要合情境。一般来说,欢情要以乐景“染”之,悲情要以哀景“染”之,这样才能使“情”与“景”和谐统一。

以上就是本课的内容,如果这节课能给同学们在写作上有以点点启发,我就感到由衷的满足。

布置作业:

1、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感动”为话题写一个抒情片段。 2、用细节生情的抒情方式,以“幸福”为话题写一个抒情片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c170e16fc4ffe473368ab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