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精品

2022-09-15 21:1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精品》,欢迎阅读!
西江月,夜行,宋词,黄沙,精品

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下面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一作溪头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④鸣蝉蝉叫声。 ⑤旧时往日。

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⑧见同现,显现,出现。


【赏析】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

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 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 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

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

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 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c66a40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