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江夏别宋之悌》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2-07-20 18:1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江夏别宋之悌》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
江夏,李白,赏析,答案,阅读

李白《江夏别宋之悌》阅读答案及赏析

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①宋之悌因事被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设宴送之。②谷鸟:山中或水边的鸟。

1.兴在一杯中的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2.请简要分析颈联的表现手法。5分) 参考答案 16分)①对友人被贬千里之外的遭遇的同情与担忧之情。2分)②以江海可相通和千里共杯酒表达对友人的劝慰之情。2分)③在分别之际的泪雨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极度难舍之情。2分) 25分)借景抒情或反面衬托(乐景衬哀情)、正面烘托。2分)颈联前一句通过描写谷鸟在晴朗的日子啼鸣的略显欢快的自然场景,反衬作者与友人离别的忧伤;后一句以江猿在晚风中吟啸的凄清,正面烘托离别场景的凄凉。一喜一悲,借景抒情,暗示、渲染出作者送别友人的复杂情绪。3分) 译文

楚地之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直与远处的大海相连。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兴致却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谷鸟天晴时不停地鸣叫,江岸之猿却向晚而哀号。我一生从不流泪,现在却泣涕不止。 赏析

首联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是说,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若空,极言楚水之澄澈。李白另有江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玉壶美酒清若空(《前有一樽酒行》,亦是此意。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下句暗示其将往之处。

颔联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此点题,又由对方将往之处回到眼前分别之处。千里之别原是悲哀的,此处不言悲而言兴,并用一杯与千里相对,既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派,又含有无可奈何的情绪。这两句与初唐庾抱悲生万里外,恨起一杯中《别蔡参军》盛唐高适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语略同而味各异,庾抱句沉,高适句厚,而李白句逸,即所谓貌似而神异也。不可以蹈袭论,亦不可以优劣评,盖诗人运思或偶然相似而终不能不乖异也。人在千里之外,而情义却在这浅浅的一杯酒中,酒少,但情义丝毫不轻,下肚的不仅是酒,还有对有人浓浓的友情。李白的诗句将这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堪称味外有味,颇耐咀嚼。

颈联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上句点出了送别时的天气。天气晴朗,但是作者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美景却衬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这样更能感动读者。下句写江猿的啸声。江猿的啼声本来就是很悲凉的,在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时刻,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完美地表达出自己内心


对友人的不舍。首、颔两联,先由近及远,复由远及近,均大开大阖。颈联则写眼前景,由晴日到晚风,用景象变换暗示时间推移,也是大开大阖。依依惜别之情不言而喻。此即所谓言在意外。上句写乐景,与颔联兴字相呼应。下句写哀景,以引发尾联的抒情。

尾联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真情爆发,陡起陡落,给读者留下极大的遐想余地。诗人如此动情,可能是出于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颈联中鸟吟与猿啸,似已含有宋氏仕途显达而老境悲凉的隐喻。诗人虽然年纪尚轻,毕竟也经历了一些人生坎坷,宋氏的遭遇或许引起他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感慨。 此诗艺术构思上有个重要特点就是跳跃性很大,从前三联的上下句之间的转折都能明显看出。而从诗歌的感情色调上看,前三联飘洒有势,基调豪迈;尾联顿折,其情悲怆,其调沉结。正是这种跳跃式的跌宕,使此诗具有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之妙。







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c75cae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