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从这里起航

2023-02-14 15:3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梦想,从这里起航》,欢迎阅读!
起航,梦想,这里



梦想,从这里启航

——新课堂背景下的低年级课堂教学初探

当课堂改革的春风沐浴西塞山区教育的这片沃土时,我欣喜,我是这里的一员。因为,我想象着孩子们即将要从苦苦相逼的教育中,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实现教育的逆转,在学习中绽放幸福的笑脸。然而,接下来,我庆幸,我庆幸自己教的是一年级,可以理直气壮的和课堂改革擦肩而过。因为,我看到了,课改年级的老师们叫苦连天,孩子们仍因为做学案而愁眉苦脸,于是我开始寻找……——题记

教者,总想创造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为了孩子的进步,倾其所有,美其名曰:“我是为你好,成绩不好,长大怎么办?”我曾是这样的一位教者,曾经因为班级考试考得好而沾沾自喜,而完全忽视了孩子们的感受。到底是我需要这个分数还是孩子们需要。他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怎样才会捕捉到他们学习中最美好的状态?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过,他理想的课堂状态是“小脸通红,小手直举”毫无疑问,这种状态是最美好的,因为每一个孩子被吸引,每一个孩子都充满自信,每一个孩子都想展示自己,更因为“主动”一词落到了实处。围绕这8个字,结合我区新课堂理念,我把树立孩子的自信,激发孩子的兴趣,放在小组建设和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把实现“主动”学习作为目标,近一年来,将自己的做法稍作整理,与大家共勉。

(一)巧命组名,激发兴趣

课改开始时,我校3-6年级率先进行了分组,并且孩子们都给自己的小组取了很好听的名字,如智慧组、阳光组还有十二生肖组等等,每一个组名都很有意义,每一个组名都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而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天真、无邪,理解能力不强,给小组取一个名成了小组建立的第一个难题。什么样的名是孩子们喜欢,又容易记住的呢?正在山穷水尽的时候,语文课文《笋芽儿》让我柳暗花明。那有一点难度的儿化音,顿时显现出独特的魅力。孩子们读着读着,读出了童真,读出了调皮,读出了活泼,也读出了喜爱。于是我们班小组组名诞生了:笋尖儿、草芽儿、露珠儿、月牙儿、葵花儿,兰花儿,豆荚儿。一个个可爱的组名就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让他们走进美的世界,走进自己想要的课堂,走进梦想开始的地方。

(二)以点带面,分级提升

高年级的孩子自律性较强,通过老师几年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养




成。而低年级孩子才入学,分辨是非的能力极差,无论是语言能力还是管理能力既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又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所以,分组以后的合作学习是低年级小组普遍存在的难题。连话都说不太清楚的孩子们怎样合作学习呢?在反复的尝试中,我感觉到,要想一下子让全班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是不可能的,因为孩子们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存在太大差异,如果按照我们常规的分组方式来分组,孩子们的进步是缓慢的,况且得力的组长也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思前想后,我采用了小组建设分级进行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将班级里语言和思维发展较快的孩子组成两个一级小组,其他则为二级小组。一级小组的成员们进行培训之后,能进行稍有深度的合作交流,而二级小组的组员们则进行简单的合作交流。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把孩子们分为三六九等,而是先培训一批孩子,然后把这些孩子再分到那些薄弱的小组,从而实现全班的共同提高。目前,我班一级小组的成员都已经学会合作、交流并能进行精彩的展示,在全班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孩子们的自信心得到极大增强。而二级小组的成员们也没有落后,在进行简单合作、交流之后也能进行展示。下一步,我将开始实施第二步,将一级小组的组长和部分组员分散到二级小组中,将二级小组的组员充实到一级小组中,这样以点带面,从而实现班级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寻梦的道路上,有荆棘,只要我们坚信,找准方向,离梦想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三)多元评价,润物无声

评价在课堂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能很大程度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孩子们的信心。多元评价打破了原有的评价界限,将单一的教师评价,拓展到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将单一的学习评价拓展到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新课堂的课堂教学的主旨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在课堂上一次评价可能激发孩子的全部能力。在读完书之后,低年级的孩子只会有这样的评:某某同学那个词语读得不好,某个字读错了。而我们所希望的评价是,某某同学什么地方读得太好了,但是要注意什么就会更好。教师的评价对于孩子来说是具有激励作用的,但孩子们的评价,则在无形之中起到了更大作用。在我的班级里,大组长经常这样评价组员:我觉得今天某某的进步特别大,刚才他在组内交流的时候声音没有这么大,展示的时候表现的太好了。还有这样的评价:某某同学以前这些字不太会认,但是他在他们组员的帮助下,现在会认很多字了。这样的评价从开始的一句、两句到现在的张口就是,离不开我们平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c786b78d3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