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香积寺-古诗-赏析

2022-12-20 17:1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过香积寺-古诗-赏析 》,欢迎阅读!
古诗,赏析

过香积寺-古诗-赏析



不知道香积寺在哪里,进山走了几里路见到山峰云雾缭绕。古木参天没有人走的路径,深山之中传来了寺庙的钟声。山泉流过高险的山石发出幽咽的声音,树木葱郁,连照到松树上的日光也有寒意。黄昏时,潭中应有毒龙,然而现在空无所有,可见高僧安禅可以制伏毒

全诗没有一字写寺,所写的都是寺外的环境,更见古寺的幽深。 【简析】

香积寺: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制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见?涅磐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作品赏析 【注释】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龙。

既是去访香积寺,却又从不知〞说起;不知〞而又要去访,见出诗人的洒脱不羁。因不知〞,诗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下。此句正面写人入云峰,实际映衬香积寺之深藏幽邃。还未到寺,已是如此云封雾罩,香积寺之幽远可想而知矣。

接着四句,是写诗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见和耳闻。先看三四两句。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突然又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使得本来就很寂静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层迷惘、神秘的情调,显得越发安谧。何处〞二字,看似寻常,实那么绝妙:由于山深林密,使人不觉钟声从何而来,只有嗡嗡〞的声音在四周缭绕;这与上句的无人〞相应,又暗承首句的不知〞。有小径而无人行,听钟鸣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遭参天的古树和层峦迭嶂的群山。这是多么荒僻而又幽静的境界!

五六两句,仍然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而手法和上二句不同。诗人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咽〞字在这里下得极为准确、生动: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岂不谬哉?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实在太妙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岂能不冷〞?

诗人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时才到香积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空潭〞之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王维诗中常用空〞字,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静春山空〞之类,都含有宁静的意思。暮色降临,面对空阔幽静的水潭,看着澄清透彻的潭水,再联系到寺内修行学佛的僧人,诗人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诗题?过香积寺?过〞,与孟浩然?过故人庄?过〞相同,意谓访问〞、探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cdcfc3b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