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生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2022-07-11 13:0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人生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欢迎阅读!
张爱玲,创作,体验,影响,人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人生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作者:杨帆

来源:《文理导航》2011年第07

【摘要】张爱玲的童年时代失爱于父母,青年时代失意于爱情,正是这种缺失性的人生体验使得她作品中的家庭总是残缺不全的。这些人生体验不仅对张爱玲的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奠定了张爱玲一生的悲观情绪,使她的作品始终弥漫着浓郁的孤独气氛。 【关键词】张爱玲;作品;人生体验;缺失;孤独

一个作家作为感情充沛的个体,其人生经历和感情跌宕的蛛丝马迹必然会投射于作品,张爱玲也不例外。她真实描摹了普通人的灰暗生命图案,刻画出普通人卑弱可怜的人性,作品中弥漫着孤独的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张爱玲对自身人生体验的感知和认识。

一、创作心理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记忆对于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人曾将童年体验分为丰富性和缺失性体验两种。童年生活很幸福,物质、精神方面都得到满足,生活充实而无忧无虑——这是丰富性体验。而所谓缺失性经验,是指童年生活很不幸,或是物质匮乏,或是精神遭受摧残、压抑,生活极端抑郁、沉重。比之丰富性体验,缺失性体验在激发创作者的内在心理驱动上更为强烈。中国女作家中,庐隐、萧红、张爱玲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幸的,她出生在上海一个没落的大家庭中。父亲是满清遗少,继承了遗少的全部荒淫、残暴,母亲是一位留过洋的新派女性,爱好音乐文学。在这一新一旧组成的畸形家庭里,无爱可言却拥有无尽的争斗与倾轧,她从小就饱尝了因为旧式婚姻造成父母感情裂变所带来的家庭不幸和痛苦。

于是,在张爱玲的小说世界中,父爱是永远的缺失。《琉璃瓦》中的姚先生有七个女儿,个个美丽可人。姚先生对此感到十分惬意,但是她并不为女儿们的幸福和前途着想,只是把她们当做自己晋升的垫脚石。他自己是印刷所广告部主任,于是把大女儿嫁给了印刷所大股东的儿子——一个不求上进的青年,可怜的大女儿成了牺牲品。掩盖在这温情脉脉的父爱面纱下的,是姚先生职业上的发展的自私欲望。母亲这个形象在世人心目中向来联想到的便是爱心、圣洁,是为儿女遮风挡雨的港湾。

二、童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对她的人生观产生了重大影响,青年时期与胡兰成的爱情,更加深了她情感上无爱的缺陷。张爱玲笔下的婚姻爱情总是充满磨难,有着或多或少的缺憾,甚至谈不上真诚,爱情反而成了有利可图的工具。

谈到爱情,不得不提到《倾城之恋》,白流苏是一个离过婚的穷遗老的女儿,娘家呆不下去,急需借婚姻找个饭碗。范柳原是一个家产丰厚,被宠坏了的花花公子:嫖赌吃喝,样样都来,独独无意于家庭幸福。白流苏需要范柳原首先是缘于生存的需要她跟他的目的究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经济上的安全。范柳原粘上白流苏是他在阅人无数之后,反过来对守旧的中国女人一时感了兴趣,他要她,可是不愿意娶她。当战争来临,在战争艰难恶劣的环境之下,他们在大难临头中产生了一种相互的依赖,最后才结了婚。这就是《倾城之恋》的真相。因为战争毁了他们的文明生活,才促成了他们的婚姻;成就了白流苏的生存梦想;也成全了他们的经典,创造了爱情的奇迹。原来他们的爱情是缘于整个文明毁灭之后,空虚惶恐的同类间的惺惺相惜,以及特定环境中的相互慰藉,相濡以沫。

没有真的爱情,但却有实用的婚姻。正如恩格斯所言:这样的婚姻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爱情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作者将爱情婚姻还原的这样深刻,正是由于不幸的人生经历给她的心灵造成了无尽的创伤。童年时失爱于亲情,年轻时失爱于爱情。特殊的人生体验给了她刻骨铭心的伤痛,因为她对这个世界是不肯定的,她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危机感,现实的无情,导致了她对爱情的悲观,她以冰冷的笔端去宣泄内心的孤独。

三、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对亲子关系和两性关系的审视,得出无爱的结论后,人物的是必然的,人与人之间更深层更常见的是自私、冷漠、仇视。曹七巧是强悍阴鸷的,也是孤独的,她恨一切人,一切人都恨她,她知道儿子女儿恨透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川嫦是善良而柔弱的,却也逃不出孤独的形役,她是个拖累,对于整个世界,她是个拖累。《封锁》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象征意义:人是孤独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被无形地封锁隔开了。在有形的被封锁的电车中吕宗桢与吴翠远互诉苦衷,倾吐爱意,但这一段情缘只不过是他们的一首幻想曲。当有形的封锁解除,他们又陷入了无形的封锁,仍然是陌路人,甚至是连那一点幻想都结束了。

当张爱玲以锐利的笔端为钥匙开启了人们的心门,里面蕴藏的是人性的自私、贪婪和虚伪,这是作者建立在自己的情感体验之上的。托马斯·活尔夫说过: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然是自传性质的,而且一个人如果想要创造出任何一件具有价值的东西,她必须用他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和经历。张爱玲作品中这种痕迹更为明显。她一生都身陷在真爱缺失的阴影中,幼年的她过早地积淀了否定世界的悲剧意识。因而,她以内心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经营了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在她的笔下,情也好,景也罢,所渗透的不是淡淡的哀愁,更不是美丽的哀愁,而是令人彻骨的伤感。这是她经过对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和经历进行的整饬。进而揭示了千疮百孔的感情中所体现出人情的冷漠以及人性的孤独。 【参考文献】

[1]Jerry M..Burger. 《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冯祖贻 《百年家族》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4 [3]张爱玲《张爱玲全集》作家出版社【M200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技工学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48f84f7b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