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州刘使君

2022-10-04 19:1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寄和州刘使君》,欢迎阅读!
和州,使君

寄和州刘使君

张籍(唐代)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髙咏有谁听。 译文

与君离别已经很久了,您依然在郡州里供职。淸闲的日子里您定当临春风连连举杯,直到倾 尽瓶中之酒。

每当送客之时,您都会特意地绕道沙口堰,因为那儿风光独绝。欣赏繁花则大多漫步登上水 心亭。 拂晓时分,江上雾气漫上郡城、白茫茫的一片,雨后初霁,青绿山色映衬得城郭风光更加美 丽宜人。 而对山光水色,您一泄沉迷诗情画意之中浮想连翩,寄情遥远,只是酣醉之中高吟一首之时 有谁像我一样能够侧耳倾听?

注释

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晓来:天亮时,拂晓时分。 郭:城市。 赏析

卷整是中虜时期的箸名诗人。他以擅长乐府诗著称。但七律也有可称道者,这首作于宝 历二年春天的《寄和州刘使君》就是其中的佳作。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首联开头一句,既叙述与刘禹锡的离別之情, 惊叹于他的谪贬宦途。张籍时任主客郎中,而此时刘禹锡还在和州任刺史。一个"犹”字,既 是惊叹,也有几分无奈。毕竟,自永贞革新失败以后,"二王八司马”被贬,刘禹锡就开始了 谪贬生涯。元和九年虽奉诏回京,两年后,因《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 子》一诗得罪执政,再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据《唐刺史考》记载,长庆元年821年),刘 禹锡调任夔州刺史。长庆四年824年)任和州刺史。所以,第二句写出了正因为仕途蹭蹬, 刘禹锡只能寄情于和州的山水,在这大好春光中,赋诗饮洒。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颔联承上句展开,当然这是作者想象的情景。 籍会想到,刘禹锡会在沙口堰送別客人,在水心亭看花赏景。沙口堰与水心亭都在和州,和 州又是张籍的故乡,所以,如此情景诗人便不难想彖。看这前两联,我们不禁会问:刘禹锡 身为刺史,为什么如此闲适?这只不过是他借以来排遣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寂寞与无奈。 所以,淸代唐诗评论家黄生说:"赋诗饮酒,送客看花,皆极写使君之闲。夫使君作郡,不 宜闲者也,不宜闲而闲,则作郡非英所乐,意在言外矣。”(见《虜诗摘抄》)诗中用曲笔 写出了刘禹锡谪贬后怀才不遇的无奈。饮洒赋诗,送客看花,虽然看似闲适,但这实是逃避 残酷的现实,转而寄情于当地的山山水水。不过,这里的闲适是写刘禹锡,是作者赠答的对 象,而非作者本人,这与以往的高考诗词有些许细微的差别。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尤为精警。这一联,笔势 陡转,以飞动之笔触写江湖风光。简淡含灿烂,正显出诗人炉火纯青之功力。与王维诗" 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联中的白和青二字,一个写出江城水气的 氤鼠,一个写出雨后山川的苍翠鲜艳。字里行间是以写景来安慰这位远在家乡的朋友,也流 露出作者对故乡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也难怪明代钟惺说:"张文昌妙情秀质,而别有温 夷之气。”(《唐诗归》)中唐诗坛,有如此的好句,也是颇足称道的。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髙咏有谁听?"尾联结句,诗情更远,醉中高咏,一方而是对 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髙度赞赏,另一方而,“有谁听”三个字以问句收束全篇,给读者留下许多 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醉中髙咏究竟谁来听?深处和州偏远地区,纵有满腔抱负也难以施展, 对刘禹锡的境况,作者不免有几番怀才不遇的同情和慨叹。另一方而,醉中高吟只有作者知 道,所以,只有作者能够知晓对方的心声,可以说,作者与刘禹锡也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知音 C所以,后来刘禹锡酬答张籍时说:"对此独吟还独酌,知音不见思怆然。”可见,他们心 灵相通,惺惺相惜,互为知音。

纵观全篇,作者没有通过大篇幅的论述来安慰失落中的朋友,而是以想象中的活泼的写 景来抒发对朋友的思念和安慰,表达对仕途坎坷的朋友的同情。构思新奇巧妙。字句淸雅, 意境悠远,尤其在写景方而别具一格,颇受后人称赏。

张籍

张籍(约767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 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 ""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劣诗篇有《塞下曲》《征妇 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 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左张籍 为乌江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7de506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