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慧眼

2022-04-22 11:3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人的慧眼》,欢迎阅读!
慧眼,诗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人的慧眼

作者:李晓敏 孙志学

来源:《中学语文·语文论坛》2015年第05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读《再别康桥》一诗,不禁想起罗丹的这句名言。《再别康桥》作为现代白话诗的名篇,倾倒了无数读者。它令人称道的地方有很多,而在取材和修辞方面,尤其显示了诗人善于发现美的慧眼。

《再别康桥》善于从平常生活中提取素材,只要读读它的诗句就可以感受得到。那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靑荇,榆荫下的清泉,西天的云彩,斑斓的星辉,沉默的夏虫,对这些寻常事物诗人好像信手拈来。在诗人眼中,这些景物都富于诗情画意。

从寻常生活中寻找素材用以表情达意,向来是优秀诗人的创作习惯。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取材极为普通,它选取了朱雀桥边的野草野花,乌衣巷口的夕阳斜照,以及飞来寻旧垒的燕子。它们的特点,若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寻常二字。诗人选用寻常事物,写南京秦淮河边景物的凄凉衰败,从而反映了世事沧桑的深刻主题,取材虽然寻常,但一经诗人的妙手点染,就别有风味别具深意了。

清代诗人袁枚说得好: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成妙绝词。(《遣兴》)袁枚认为要作诗并不太难,夕阳芳草这些寻常物都可以入诗,都是诗材,但是,要将夕阳芳草这些寻常物写成绝妙好词,需要一个条件,即解用二字。 现代诗人也有同样的看法。胡适有一首《梦与诗》专门谈到这个问题。他说: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像,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遇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在这里胡适用了四个平常,两个新奇,这与袁枚的说法何其相似乃尔。一个说夕阳芳草寻常物,一个说平常经验平常影像、”“常言语”;一边是解用都成绝妙词,一边是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在袁枚、胡适等人看来,诗歌创作就是要用寻常事物变幻出”“新奇诗句,就是要将寻常物”“解用成绝妙好词。 那么,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怎么变幻怎么解用呢?古人又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世界就在那里,自然就在那里,事物就在那里,诗材就在那里。它们等待着诗人的慧眼来发现,等待着诗人的妙手来采撷。自然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素材,要发现这些素材,将这些寻常素材变幻成新奇诗句,需要诗人用心观察,细心体会,认真思考。正如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心有灵犀一点通

而这个观察思考的过程,这个变幻”“解用的功夫,不是容易做到的,它应当是一个艰辛的工作。我们看似诗人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助,潇洒之至,其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们可能书读万卷,韦编三绝;他们可能路行千里,走遍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860a8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