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

2022-03-25 19:58: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小学生,关注



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许多已经发表的研究没有明确区分年级、年龄等因素,而是把中小学生作为同质群体来研究。这是不合适的。首先,青春期主要在中学阶段发生、发展、结束,相应的生理变化(激素分泌、性征表达)高峰也如此;其次,许多心理障碍虽然在青春期才表现出来,但是其成因却是在,卜学阶段形成的;第三,许多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业已证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中学生的差。据了解,忽视儿童心理健康是当前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他们错误的以为,小学生不懂事就不会有心理问题,实上心理疾病近年来有明显低龄化的趋向。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有22.3%的儿童有抑郁症状,其中4.6%的儿童被诊断为临床重症抑郁。重症抑郁最大的潜在危险是自杀行为,这便是现在青少年自杀事件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这些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剖析当今小学生生活的社会现状,就不难发现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学生会产生心理问题。他们大都是独身子女,父母的溺爱,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宠爱,使他们养成了娇生惯养、自私任性的性格,且依赖思想特别严重。同时他们又正处在身心发育时期,对任何新事物感到新奇,电视游戏的惊险刺激,们都想去尝试模仿,但他们又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脑海里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愿行事,遇到顺心的事就开怀大笑、遭受一丁点的挫折就萎靡不振,甚至还与家长闹矛盾。而家长在此时若缺乏正确的引导,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那他们在心理上往往容易产生盲目的自满、自卑、厌烦等反常现象;在行为举止上出现暴躁、偏激、易怒等情绪的变化;在知识学习上往往出现时好时坏的现象;与同学的交往上也存在着难以相处的局面。其实,学生碰到问题而产生的忧愁苦闷,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因此,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增强他们心理健康的意识,促使他们正确对待自我、学习与生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针对这些现状下面我谈几点我粗浅的看法: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小学阶段,老师成为主要的外部控制源。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可塑性强,且老师有主导作用。所以,心理健康应该从小学的娃娃抓起。

参照内部和谐与外部适应两大方面,小学生心理健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界定:首先,对自身在学习方面(包括能力、态度、方法)的长处和缺点具有适当的了解;其次是积极向上,乐于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努力目标;第三,在家中与家长有正常的沟通,在学校中,与老师和同学和谐相处;第四,在自己的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有集体荣誉感。

根据这四个方面,结合小学生学习环境,要做到对生活积极展望;对生活有一套现实的期望和处理方式;对情绪有效的调节;具有与他人良好交往的能力;具有获得他人的支持而不过于依赖的能力;适度的欲望;精神性(生活的意义感、归属感和信仰);具备有效的应对技能;诚实的自我认识和自尊;具有诚实、准确而现实地看待世界的能力。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有重要的关系,而从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到精神疾病是一个连续体。内部和谐与外部适应两大划分,从心理疾病到心理健康的不同层次均可适用。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DSMIV)中指出,判断心理异常应从个体的主观痛苦和妨碍社会适应两个角度来进行。足内部的主观痛苦与外部的社会适应这两个条件之一,并达到一定的严重性,可考虑心理异常。

关注并切实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能简单地与学习上的减负划等号。重要的是,要在提高教师、家长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给孩子们足够的认识、表达及提高自我的空间,在孩子本来的状态下关注、接纳他们、鼓励他们,杜绝各类单纯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的标签。春雨润物细无声,栋梁成材数十年。

一、给学生一个自信

青春期的教育本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而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爱又是相互的,老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爱需要沟通,老师的赞美和鼓励则是沟通的桥梁。给予学生肯定和赏识,不仅让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信、可倾诉。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近你,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当老师微笑地走上讲台,用明亮有力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在注视着我,老师重视我,尤其是一些学困生,老师更应让他们感觉自己并没有被冷落,从而挖掘学生的心理潜力,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因而给胆怯的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自信的微笑;一个“你能行”的暗示,让他们战胜自卑的心理,与同学们平等相处,以竞争、乐观的精神面貌共同参与学习。

二、多方结合的心理渗透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心理辅导的原则,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可能多的尊重每个学生,千方百计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积极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尽量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办好家长学校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他们的不良行为经常会反反复复出现。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要靠学校老师的主观努力,更要靠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几方面结合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教育通过分析、比较哪种是对的、哪种是错的,进而辨真伪、明方向。

四、融入大自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扰,发展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设让学生情感产生共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培养和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加上家庭成员的影响,个别学生显得过于娇嫩、自私,甚至冷漠。因而仅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这个大舞台。精心组织有趣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来验证、体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调适学生身心健康的艺术、文化、体育、智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同学的友谊,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是一个人心理形成的朦胧阶段,小学教育在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以赏识教育为理念,让学生信心飞扬。果每个教师把“开心教学,愉快学习”的赏识教育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从给学生一句温暖的问候、一张甜甜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热情的鼓励开始,




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平等地尊重学生的感受,悉心关爱、真心赏识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形成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产生在校学习的幸福感、认同感。

总之,现代教育迫切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多了解一点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讲究教育艺术通过多渠道、多方位把学生引向正确的健康发展的轨道。它不仅能使我们的工作开展得得心应手,而且还能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做出有益的贡献。但愿我们的老师人人都能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我们应该本着“学习着,快乐着”的理念,从关注学生的心灵入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8ee314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