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2023-03-24 01:2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邻里关系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

201423号——2014218 二、调查地点:

湖北省麻城市 三、调查目的: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农村热闹和谐的邻里关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学以后我家就搬到了麻城市城区。我经历过城区、农村的邻里关系,于是我就想知道这两种邻里关系的不同,及邻里关系的现状、邻里关系的意义。 四、调查方式: 访谈 五、调查结果

1、城区邻里关系现状

20年前的城市,市民居住的大多是单位分配的房子,共用厨房、厕所等,彼此之间见面的机会相对较多,大家逐渐就相互熟悉。

随着住房条件的日益改善,我们也许不再为争过道而面红耳赤了,不必担心隔墙有耳了,可我们又都被水泥壁垒裹住了。和睦邻里关系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随着城市化进程延伸,人们的居住条件由平房向楼房转化。随之而来的是,亲情环境的缺失,邻里关系的淡漠。加之整个社会公德教育越来越薄弱,楼上楼下相邻多年而互不相识,居住对门而互不往来的例子屡见不鲜。

孟子说:“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和睦。”邻里之间那种友善相处、有难相互扶持,很是让今天置身于钢筋水泥之中的都市人神往不已,现在, 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就像一道鸿沟,隔断了邻居的欢乐。楼道里遇见,别说问候,淡淡一笑也成奢望。

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分析

首先,人们交往多元化。在传统社会中,邻里是人们的首属群体,其中一

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广度有限。当前在城市中,伴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大大拓宽,地域因素不再成为人们社会关系中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又出现了新的特点,






交往多元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样,邻里关系在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地位下降,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次,社会流动性的加强。传统邻里关系的形成与巩固是基于人口流动性较差这一基本前提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流动性较强。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迅猛增加,中国正在经历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目前全国流动人口已超过了总人口的10%,接近1.5亿人。流动人口当中八成以上是农民工。现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发展趋势决定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口流动现象将长期存在。正是这种较强的流动性,使邻里关系由于人们经常性的搬迁而得不到巩固。

再次,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传统邻里关系大多建立在生活节奏慢、社会活动范围较小的基础之上,人们之间的交往既有需求也有时间。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业缘关系的地位要远远强于地缘关系,即使拥有闲暇时间,也会更多地被运用在家务、娱乐、深造等诸多方面,这同样不利于传统邻里关系的保持与继续。同时,电话、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普及,使现代休闲方式多样化,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也大大弱化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3、农村邻里关系现状

传统上农村之间生产、生活方式范围重叠率较高,交往理念相似,交往方式趋同,关系较为淳朴,承受摩擦力的能力较强通常情况不易发生冲突,因而邻里关系的主题是和睦的,是充满人情味的;然而随着我国的经济大发展,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楼房进入农村,农村的邻里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变得不如以前和谐,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常常发生鸡毛蒜皮之争 :嫉富妒能愈演愈烈 :嚼舌根、流言蜚语 ④:报复赌气 4、产生原因分析:

首先,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了大的变革。农村的生产力得到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市场经济给农民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edbe0770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