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渡唐诗三百首

2023-01-10 16:1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题金陵渡唐诗三百首》,欢迎阅读!
百首,金陵,唐诗

题金陵渡唐诗

题金陵渡唐诗三百首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州。 译文:

夜晚寄宿在镇江西津渡的小码头 夜不能寐愁思不断,

落潮的夜江落在斜月的光照里,

在烟笼含水的背景上忽然看见有几点星火在闪烁 注释 [注释]

①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

②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近小楼,作者住宿之处。一宿:一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当。

③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象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与镇江市隔江相对。

赏析 [赏析]

此诗写诗人的旅夜愁怀。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诗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楼里,因为远离了家乡,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淡淡的乡愁。三、四两句从自可愁引出。因胸怀愁闷,所以深夜难眠,在小山楼上推窗远望,只见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茫茫江面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州。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


那是什么地方?诗人用是瓜洲三字作了回答。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江上清丽的夜景描绘得美妙如画。

金陵津渡小山楼,首句起笔轻灵妥帖,平白自然,小山楼既是诗人羁旅夜栖之所,又是诗人愁绪发端之地。次句一宿行人自可愁,直抒行人(诗人)一夜未眠之愁情,言情自然真切。自可愁三字平淡、自然不着痕迹地引人进入真正精彩的妙境: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一团漆黑的夜江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一斜字,妙极,有景有时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诗人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跃然纸上。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痕地将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通,显得那么浑成无迹,神韵天成。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显得格外明亮,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州。两三星火,用笔清婉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星火已足矣。同时,这两三星火也暗示出对岸瓜洲渔民或摆渡人或其他什么人已开始起床点灯准备新的一天劳作的情形,与潮落夜江斜月里所描述的将晓未晓的情景十分吻合。诗人运思缜密,观察细致,描写逼真,启人想像,耐人寻味。而末句之瓜洲渡,又与首句金陵津渡遥相呼应,首尾圆合,自然浑成。

张祜的这首客愁杰作,紧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灯火(渔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贯穿全篇,诗旨甚明,神韵悠远。诗艺术结构方面更是独具匠心:

其一,简约明快的.视觉效果。身宿小楼旅舍,张祜注重视觉效果。居高临远,所见星火乃为远景,故不能明辨是什么灯光。对夜江、潮落、斜月和两三星火的夜色景物描写相对较为简单,不善曲折,按时抒写,这既是诗人所见真景之反映,又是诗人着意而为之。以景诱人,景融真情,动人心弦,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其二,以情融景的情景结构。绝句的结构方式基本上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或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叙事等模式组成的。张祜诗的结构方式是:情景。以情融景,强调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0155f3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