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昭君出塞》的艺术特点

2023-05-01 14:04: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昭君出塞》的艺术特点》,欢迎阅读!
昭君,出塞,浅析,特点,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昭君出塞》的艺术特点

作者:胡芳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5

【摘要】《昭君出塞》是王志信先生和词作家刘麟先生共同完成的,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戏剧特征,为歌唱艺术开拓了一条新的民族声乐创作之路,也是众多声乐比赛中选手颇爱的一首参赛曲目。本文的分析与探究,目的是为广大声乐爱好者在演唱中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曲式分析;演奏技巧;情感 一、《昭君出塞》的创作背景 (一) 历史背景

西汉早期国力不强,主要精力放在休养生息、整顿经济、积攒实力方面,对外采用的政策比较保守、收敛,这样匈奴久成边患,屡次内扰,却又苦于财政的吃紧和军事力量的薄弱,无法一了百当地解决这一心腹大患,屡次北讨却颜面丧尽,以至朝纲震荡危及国势。文景以降,匈奴分裂内讧,呼韩邪单于内俯称臣,使西汉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基础,联姻和亲成为了西汉与匈奴巩固政治军事联盟的首选。公元前33年,汉元帝把后宫女子王昭君封为公主,赐婚嫁给呼韩邪单于,这桩政治婚姻为西汉营造了非常有利的政治、军事格局,减轻了战争所带来的压力,加快了本国的经济建设,为军事动员争取了充足时间,减少了日后的人员伤亡和战争损失,对中国的和平统一、民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二)艺术背景

王志信用音乐描述了昭君出塞的动人故事,像浓缩的小型歌剧,在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情节推进中展现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在这部作品中,昭君的美丽、含蓄、忧怨、深明大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借鉴了传统戏曲板式,前奏中使用多种民族乐器,加入了一些流行因素,充分表现出了故事主人公的哀怨、悲痛和不舍的情绪,营造了一种即将离开家园的依依不舍的气氛,彰显了故事主人公为了国家和百姓得以安宁而牺牲自我的复杂心情。 二、《昭君出塞》的艺术特点 (一)歌词赏析

别家园,出雄关,昭君琵琶马上弹,女儿情,连胡汉,从此长城无烽烟,从此长城无烽烟。纵马塞上行, 放眼敕勒川, 绿草饶毡房,牛羊接蓝天;胡茄迎远客,长袖舞翩迁,阿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捧奶茶,暖在我心间。回首望中原,千里麦浪翻, 炊烟夕阳里, 黎民得平安。 ……古来都说昭君怨,谁知红颜为江山,一支出塞曲,慷慨越千年。此曲歌词表达了王昭君离别家乡的悲切情绪,别家园,出雄关,昭君琵琶马上弹从歌词中仿佛看到了王昭君乘坐的马车在缓慢行使,带着几份不舍,又含着几份幽怨;女儿情,连胡汉,从此长城无烽烟表达了昭君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安危而远嫁塞外的高尚思想;纵马塞上行, 放眼敕勒川,绿草饶毡房,牛羊接蓝天;胡茄迎远客,长袖舞翩迁,阿妈捧奶茶,暖在我心间。讲述了塞外人民的热情豪爽,使得王昭君由当初的留恋、幽怨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回首望中原,千里麦浪翻,炊烟夕阳里, 黎民得平安,啊……”讲述王昭君沉浸在欢乐中的她不经意间回首远眺故乡,想象着中原大地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古来都说昭君怨,谁知红颜为江山,一支出塞曲,慷慨越千年。叙述了王昭君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顾全大局、毫不惧怕、深明大义、为民族团结、为和平和中华民族历史作出了一定贡献的历史人物,词作者改掉了以往文艺作品中的字,用一支塞上曲,慷慨越千年的意境刻画了本曲主人公的光辉形象。 (二)曲式结构分析

本曲为前奏组成的再现单三部曲式,前奏(17小节)它由多种乐器(琵琶、大锣等)演奏,为下一音乐的发展做铺垫并引出主题。呈示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为4+6+4+12,此段调性为F羽调,此乐段在主旋律I级上结束,根据旋律位置完满收拢性结束乐段。间奏:11小节的间奏引出对比中段,情绪转换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中段:中段速度加快, 由新材料组成对比,双主题中段与A段形成对比,中段原样反复一次,最后在d商上开放结束,经过四小节的间奏,由塞外联想到中原引出下篇,讲述昭君在塞外的生活。下篇由2乐句组成,4+6方整性结束,第一乐句结束在a羽上,第二乐句扩充了两小节,最后结束在d商上,讲述了由于昭君的出塞,使得天下太平,战争停止,黎名百姓得到了平安。间奏:(9小节)引出再现段,情绪转换为激情热烈,起承上启的作用。再现段:乐句节奏拉宽,旋律起伏较大,出现了全曲最高音,再现了A段中其中一乐句,调性转回到f羽调,最后结束在主音上。 三、歌曲的演唱处理

引子部分第一个和弦是个9拍长音。瞬间眼前会联想到一幅画面:号角响起,昭君即将离开国土,汉元帝出来送行,阵容庞大,昭君即将乘着木马车上路了。最后两小节生动形象地描了咯吱咯吱的车轮声。我们要深情的演唱这首作品,表现了汉朝公主离开家乡的惜别之情。第一乐段中每一句的句尾出现的如:关(guan)、雄(xiong)、园(yuan)、上(shang)、弹tan 等字体。我们在演唱时要一定要注意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分。在演唱歌词女儿情时候,心情要逐渐开朗起来。第二句的两个从此要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语气由轻到重,感情从希望到决心,既渲染出昭君和亲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又体现出昭君甘作牺牲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第一乐段出现的出、昭、上等较多的以卷舌音为声母居多的汉字,那么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与平舌音发声的区别。将声母咬准,不要把ch发成czh发成zsh发成s。间奏部分热情欢快,演唱者既要兴奋又要含蓄,不要忘记昭君是公主的身份。速度由每分钟88 拍增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02403595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