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

2022-12-08 01:2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欢迎阅读!
贫困,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贫困文化文化贫困

作者:

来源:《中国扶贫》2013年第04



贫困是一种文化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哈灵顿提出,奥斯卡·刘易斯系统阐述的。这种观点认为,贫困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贫困文化。穷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生活简朴,节衣缩食,因循守旧,满足现状,屈从父辈、长宫的意志,不愿规划未来,怀疑自己实现理想的能力等。文化塑造人,规定人的行为,具有可传承性。贫困文化一旦产生,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对后代产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贫困本身也就在这种文化的制约与保护下不断延续,代际传递,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很难逃脱他们父母所遭受的苦难与艰辛。

人们常常将贫困文化文化贫困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是从文化形态上来理解,后者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上来理解。二者之所以被混淆,主要是由于二者包含的文化一词所引起的。文化贫困中的文化几乎可以等同于知识一词的含义,所谓文化贫困,主要是指知识层面的贫困,即通常所指的知识缺乏、知识不足或文化素质不济等。然而,贫困文化中的文化远非知识所能概括,它包括更为广泛的内容。总而言之,文化贫困主要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智力状态,而贫困文化是指人们所拥有的一种安于贫困的价值观念。

贫困文化,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亚文化现象,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整个贫困区域的人,并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贫困被维持,并且还会导致新的贫困。对于贫困文化的特征,许多学者都曾做过概括和论述,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听天由命,消极的人生观。恶劣的环境和长期贫困的折磨,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形成了强烈的宿命感,他们把自己的贫困归于老天的安排和命中注定,面对贫困,他们不是穷则思变,奋发图强,而是奉行无为之道,听天由命,无可奈何忍受贫困。即使产生某种想法,也是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天、信神、不信人。于是,他们的心理和精神被牢固地锁在其中,构成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解放的严重障碍。由此产生了宿命论的意识和接受了被注定的状态,从而形成了自我保存的贫困链”——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称之为对贫困的顺应

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的幸福观。低品味的人生观和较封闭的自然环境,使许多人产生了 低水平的心理平衡,即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于是,手捧玉米糊,脚蹬暖火炉,皇帝老子不如我的心态得到推崇,而敬业苦干被认为是牛马生活,游手好闲反被当作是活得潇,勤俭节约被讥讽为活得太累等等。

不求甚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人们消费意识异常淡薄,饮食结构也十分简单,只求填饱肚子,这种低下的消费观不仅严重影响劳动效率,而且消磨了人的意志和精神。因此,在极其贫困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不会具有获得和占有的欲望。他们的愿望超不出日常需要的范围,或者即使表现出了某种超出常需的愿望,这种愿望也不过是一种痴想,永远不会发展成为强烈的意志力量。当这种状态变为一种习惯,人就会变得没有远见,满不在乎,苟且度日。 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由于几千年小农经济文明的积淀和闭塞的自然环境,他们对传统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着执着的偏爱和迷恋,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而对外部世界、外部文化有着本能的隔膜和排斥,正像鲁迅先生笔下阿Q居住的土谷祠一样,有,便足矣,有时甚至为了维持目前的生活状态饿死不离乡

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经济观。由于小农经济观念根深蒂固,许多人仍抱着七十二行,以农为主的传统心态,把务工经商当作是不务正业。在贫困山区,种田为饱肚,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喂鸡喂鸭换油盐仍然是他们经济活动的规范,这种小农本位,排富畏富的经济观,不仅使农民在简单再生产的挟窄磨道里转圈子,物质生活得不到改善,而且使他们的头脑僵化呆滞,精神毫无生气。

等、靠、要的度日观。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们已习惯于接受政府的援助和社会的救济,并视为其理所当然,逐渐形成一种靠救济和援助度日的依赖心理,于是他们坐等救济,坐吃救济,吃光用光救济再要救济,有自由,无主张,抱着膀子晒太阳,坐等上面救济粮,正是这种心理的生动写照。因此对一些长期接受救济的农民来说,春等救济粮,冬等冬令装,夏炎秋雨不出房的现象也便不足为奇了。

多子多福、早婚早育的婚育观。正如世界银行在其一份减贫手册中所提到的那样:贫困家庭的许多特性造成了高生育率。为了维持简单的生产方式,贫困的家庭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投入,加上抚养子女花费并不大,于是早婚早育自然而然成了他们的生产需求,就像刘易斯在贫困文化中提到的:长期生活在贫困家庭中的孩子,他们性经验较早,小孩能享有保护及照顾的童年期相当短暂,小小的年纪就体验到了成人生活。由于缺乏最起码的社会保障,贫困家庭的父母只能依靠多生子女使其中一些成年后能使自己年老时有所保障。与此同时重男轻女现象大量存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贫困文化是不是一种传统文化?对此,国内的许多学者都将贫困文化看作是传统小农文化的一种表现。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副教授王培喧认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种传统观念:小富即安的狭隘满足观念;挥霍浪费的消费观念;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轻视知识的文化观念。赵秋成、倪虹、章国卿等也是类似的观点,他们一股将贫困文化视为一种封建文化的残余和自然经济的反映。

然而,台湾学者林松龄则认为:在多数普遍存在着绝对贫穷的传统社会,多少具有贫困文化的非物质文化特性。例如印度、古巴及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的多数社会,其穷人少有被贬抑、匮乏的感受;少有自卑、愤懑黠抗的心态。非但少有对困境的绝望之信念,更滋生了安贫乐道、恬静寡欲的社会价值,同时少感受到被大社会中其他阶层所孤立。他更倾向于将贫困文化视作现代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或次文化),而不具备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他说:相对的在发展层次较高的富裕社会,贫困非但指示着经济生活的相对缺乏,还表示社会生活方式的差异,包括物质生活外的各项社会次级需求的不平等。生长在这种社会中的穷人常将自己目前的困境归咎于各项外在的压迫,而导致心理上及情绪的不平衡滋生了所谓贫困文化的各种价值。

(本刊记者 陈雪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1db9c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f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