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022-12-07 10:3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欢迎阅读!
留别,李白,梦游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领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认识和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即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乡土情结的时代内涵。培养学生研习文本能力。认识散文问题特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李白的诗,酒,剑引入,并浅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含义。教学过程写作背景天宝元年,李白经友人实现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入京。他以为实现自己“济沧海”“安社稷”的政治

抱负的时机到了,于是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到了长安。却被任命为翰林供奉,一个没有实权的文学侍臣,根本无法

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由于他蔑视权贵,不趋炎附势,加上桀骜不驯的性格,招致了权贵们对他不断的攻击和谗毁。不到三年,被唐玄宗“赐金放

还”,赶出长安,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李白在“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这样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之中离开京城,继续他的漫

游生活.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洲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

南下吴、越故地。此诗是诗人于天宝四年离开东鲁南游吴越时所作,一名《别东鲁诸公》。教学过程作者介绍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

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始离川

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


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

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

来表现激情。题目解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

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

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教学过程层次结构教学过程段入梦缘由由神山的难以觅求,引出天姥山。刻画天姥山的壮

阔和遮天蔽日的气势,由此入梦。教学过程段梦游诗人因情设梦,精心描绘了四幅精彩的画面:月夜“剡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傍晚“洞

外恐怖”,夜晚“洞中仙乐”。教学过程段叹梦写梦醒后的感慨。直抒失意的情绪,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教学过程全文分析教学过程为何从“

瀛洲”谈起?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衬作用,表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是诗\"神”的特色凸显而出。教学过程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高大、巍

峨教学过程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正面与侧面相结合。写作手法:比较、衬托、夸张。极力表现高耸、时隐

时现的天姥山,为幻想做好准备。怎么体现?使用什么写作和修辞手法?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0

305010402梦到剡溪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教学过程\"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804ebc45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