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试题及答案B卷

2022-04-11 16:2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试题及答案B卷》,欢迎阅读!
社会学,试题,答案

B 1512

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

A“生物有机体”说 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 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 A.社会均衡论 B.历史循环论 C 社会进化论 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

A.个人流动 B.代内流动 C.水平流动 D 向上流动

4.社会保险是(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D.人身、人寿保险 5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 C.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A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文化的定义 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

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 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 D.一个社会

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15.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

A.消极的控制 B.外在控制 C.积极的控制 D.非正式控制

16.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

理理论属于(

A.家长制 B.当代管理理论 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古典管理理论 17.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

A.就业 B.失业 C.显性失业 D.不充分就业 18.我国的基本国策是(

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B 扶贫 C.缩小城乡差别 D.计划生育 19“后工业社会”论是( )提出的

A 达伦道夫 B.弗兰克 C.奈斯比特 D贝尔. 20.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A.城乡对立 B.缩小城乡差别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城乡协调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A.生存 B.享受 C.发展 D.自我实现 2.需要的特点包括(

A.必然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广泛性 3.根据交往的性质,把社会交往划分为(

A.竞争 B.合作 C.冲突 D.顺应 4.人类生存环境包括(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政治环境 D.经济环境


5.社区分析的框架有(

A.人文区位学 B.文化人类学 C.社会系统理论 D.结构分析



6.社会流动按照流动主体划分为(

A.个人流动 B.家庭流动 C.群体流动 D.集体流动 7.社会保障的特点有(

A.经济保障 B.社会性 C.合法性 D.人道主义 8.人文环境失调包括(

A.社会关系失调 B.人与环境关系失调 C.群体失调 D.地区失调 9.道德是靠( )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

A.人们的内心信念 B.社会舆论 C.法律 D.规范 10.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普遍性 B.变异性 C.相对稳定性 D.阶级性 11.社会保障包括( )几项内容。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援助

12.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

A.政治原因 B.人口惯性 C.文化的影响 D.社会因素的影响 13.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

A.个案工作 B.团体工作 C.社区工作 D.集体工作 14.解释贫穷问题的理论有(

A.贫穷的恶性循环论 B.贫穷文化论 C.社会环境剥夺论 D.人口基础论 15.社会分层的标准有(

A.财富 B.声望 C.权力 D.职业

三.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 社会变迁的原因。 2. 社会工作的功能。. 四.论述题. 30

试述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解决的办法 答案

1-5C6-A7-10B11A12-15C16-20D

二.1-2ABC 3ABCD 4AB 5-6ABC 7ABCD 8-9AB 10ABCD 11ABC 12ABCD 13-15ABC 三.

1 社会变迁的原因。1自然环境的变化2人口变动3文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4社会生产力的变化

2. 社会工作的功能。.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个人生活。2.挖掘潜能,促进其发展。3.发扬互助精神,促进社会整合。4.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

四.

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为:1.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2.人口素质低。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人的文化和精神素质。

人口问题的成因:1.政治原因。人口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的政治和政策有直接关系。人多力量大。2.人口惯性。我国两次生育高峰,为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这种惯性影响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消除,所以我过人口仍将大幅度增长。3.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崇尚大家庭制度和多子多福。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我国人口尚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

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2.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将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3.我国人口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4.我国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解决的具体办法:1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少生优生,不早育超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2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文化素质3、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就业压力,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在生产的矛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872ed9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