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学者陈孚的个人简介

2023-02-01 03:33: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元代学者陈孚的个人简介》,欢迎阅读!
元代,个人简介,学者,陈孚的

元代学者陈孚的个人简介

陈孚,元代学者。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精彩,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元代学者陈孚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 个人介绍

陈孚(1259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精彩,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生平

陈孚,生于元太宗十二年,卒于成宗大德七年,年五十岁。《元史》有传,称其幼清峻颖悟,读书过目辄成诵,终身不忘。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陈孚以布衣之身,将其所作的《大一统赋》献给朝廷,受到青睐,授临海上蔡书院山长,任满后升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擢奉训大夫、礼部郎中。元至二十九年(1292),朝廷任命陈孚为五品副使,随梁肃出访安南(今越南)。至元三十年(1293)正月,陈孚等至安南。按当时安南接待中国使者礼节,安南世子应开中门,亲自前往郊外等候。但是,安南世子陈日燇却以丁忧为由,派陪臣,开边门迎接。陈孚对安南国这种不友好、不礼貌的行为,极为生气,马上返回使馆,连续给安南世子写子三封信,指出这种不友好的行为是错误的,迫使对方按正常礼仪接待,从而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陈孚出访安南,未尝辱命。按常规回国后应委以重任。但当时蒙古统治者在人才使用上,实行民族卑视,它把自己统治下的人分为4等:一是蒙古人,属自己人;二是色目人,指近东及中东带较早与其合作的人;三是汉人,指原金朝统治区域而归属较早的人;四是南人,指南宋统治地区最终被制服的人。陈孚是南人,当然不能重用。所以,先后只任翰林待制及建德、衢州、台州三路治中(相当于这个地区行政领导的第三把手)等职。他在这种状况下,仍不顾卑视和个人的安危,尽力做好护民工作。大德七年(1303),台州大旱,百姓无食,路上常有饿死 者,不堪目睹。这时,陈孚就照实将台州的灾情上书江浙行省浙东元帅脱欢察儿,要求发粟赈济,但是,脱欢察儿贪渎成性仍怙势立威不恤民隐,并威逼下属州县,严刑镇压不满的人。这时,陈孚拍案而起说:使吾民日至莩死不救者,脱欢察儿也。于是,他就向宣抚使上书,控告脱欢察儿不法蠹民的十九条罪状。接着,宣抚使查实了脱欢察儿的罪行作了严厉 查办。并命有司发仓赈济,民赖以全活者众。这时,谁也想不到,陈孚却为解决台州百姓赈济问题,日夜奔波,积劳成疾,病不起,卒于台州路治中任上,终年64岁。墓建在现白水洋镇杨岙前园。

父辈陈贻范与陈贻序因好读书,都中了进士,始建庆善藏书楼,成为台州第一位建立私人藏书楼之人。至元间将庆善楼扩建,号为万卷楼,他成了万卷楼第一任楼主。至明朝,其孙陈楧亦是读书之人,和当时名士王祎交厚,在杭州相见时,陈楧嘱王祎作藏书楼记,遂有《万卷楼记》问世。该文记叙了当时万卷楼藏书、读书的盛况:临海陈氏,有藏书之楼曰万卷楼,其书之藏以卷计者不啻万数,而曰万卷焉者,万盈总称之也。陈氏世儒家,五季时,自金华来居县西之松里,族大以蕃,衣冠相继,至宋少卿府君(指陈贻范)始即所居作楼藏书。后来聚书益多进展到楼为楹间者五东西两偏皆实以书,虚其中以为来宾之所登览,岁延名师,集弟子肄业于楼下,宏状而亢爽,四周豀山环绕如拱。下临广池荷芰交茂。《万卷楼记》中有一讲究读书之法,说得很透辟,故为学者,于凡载籍求之必博,而取之必约;求之不博,则无以极其广取之不约,则无以守其要。光是藏书是不行的,而读书亦要讲究方法。 文学成就

陈孚一生业绩卓著,载入史册。其实,在当时社会中,他的诗作比他的业绩影响更大。


《元史》称他天才过人,性任侠不羁,其为诗文,大抵援笔即成喊,不事雕斫。明张纶言在《林泉随笔》中评论说:陈刚中之诗豪迈卓异,每每惊人。其《题范增墓》云:七十衰翁两鬓霜,西来一笑火咸阳;平生奇计无他事,只劝鸿门杀汉王。《博浪沙》云:一击车中胆气高,祖龙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消。此皆有出人意外之见,较之杜《赤壁》《项羽庙》二诗庶几近之。而他作亦不减此云。《元代文学史》一书评论陈孚言古诗有简谈之风,可以《烟寺晚钟》为代表:山深不见寺,藤阴锁修竹。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他的七律整丽匀和可以《鄂渚晚眺》(即《登黄鹤楼》)为代表 陈孚一生著作甚富,著有《天游稿》《观光稿》《玉堂稿》《交州稿》《桐江稿》《柯山稿》等。目前,临海市博物馆存有《观光稿》《交州稿》《玉堂稿》。观其内容,则是一职一稿或一地稿。观光则反映其进京时的一路风光;“交州,则记述其出访安南来回之;“玉堂,则是他在任职翰林期间之作。

仙人黄鹤何的返?搔首踟蹰无限情。陈孚仙逝已近七百年了,但是,他的《登黄鹤楼》《黄鹤楼歌》二首诗,仍伴随着黄鹤楼,永留人间,让人吟诵! 相关诗文 博浪沙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 咏永州

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说里数千家。 澄江绕郭闻渔唱,怪石堆庭见吏衙。 从前愚溪何自苦,永州犹未是天际。 江天暮雪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相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b17198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