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要用筷子

2023-04-19 16:5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人为什么要用筷子》,欢迎阅读!
筷子,中国人,为什么

中国人为什么要用筷子

作者:

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20年第11

筷子是世界上所有进食器具中较难掌握的,也是少见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才能使用的工具。为什么中国人要使用如此复杂的工具吃饭?

筷子古代称为。除了箸外,古代的食具中还有一种叫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礼记·曲礼》中如此记载。但这个梜并非筷子,而是有一端相连、用以夹取物品的竹夹。这种竹夹曾在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过,放置在同出的食具箱中。

3世纪的日本,已有技术将竹子弯曲后加工成像镊子一样的器物,日语中称为折箸而中国的竹夹与日本的折箸其实是同类物品,都是筷子的早期形态。在很长的时间里,筷子和竹夹同时被人们使用着。

竹夹又为何会被淘汰呢?首先,使用竹夹虽然不用学习,但它确实不如筷子那般方便、靈活。其次,竹夹只能使用弹性良好的竹子来制作,而筷子除了可以使用竹、木制作外,还可以使用象牙、金、银、玉石等多种材质制作。最后,在所有的进食器具中,筷子的制造成本最为低廉。

也曾有人问:印度、东南亚等地都有茂密的竹林,为何这些地区的人们没有使用筷子呢?其因在于,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很长时间里人们都是用手直接吃东西。与热带国家不同,欧洲、中国都有着较为寒冷的冬季,在寒冷的气候里,人们对热食的需求很大,而较热的食物无法用手直接触碰,就逐渐形成了使用筷子、刀、叉等餐具的习俗,并发展出了与之相关饮食文化。

中国特殊的气候环境使中国形成了吃热食的习俗,由于热食需要餐具帮助进餐,中国古代的先民就利用竹子良好的弹性,首先制造出了竹夹,并在使用中积累了经验,最终演化出了筷子。

(卢茁/文,摘自《科教新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1a40f243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