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课外古诗及名著阅读练习

2022-09-14 17:1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课外古诗及名著阅读练习》,欢迎阅读!
古诗,课外,名著,练习,年级

七年级(下)课外古诗及名著阅读练习

姓名__________

1、《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思念之情(或点明中心)的诗句是 3、《春夜洛城闻笛》中表现思亲思乡的诗句是 4《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 5、《滁州西涧》中“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诗句是 6《江南逢李龟年》中写过去之盛,为下文作铺垫的诗句是 7《江南逢李龟年》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 8、《约客》中写到客人失约,主人寂寞的诗句是 9、在盛赞唐诗的中国,清代史学家赵翼却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鼓励人们大胆创新,求新求变。

10、《论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11、君不见, ,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12 ,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13、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凉州词》 1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5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16、《山中杂诗》南朝梁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7、《竹里馆》唐朝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8、《峨眉山月歌》唐朝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9、《春夜洛城闻笛》唐朝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0、《逢入京使》唐朝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1、《送灵澈上人》唐朝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2、《约客》南宋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3、《童年》是___________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_________体小说,它讲述的是________(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24_________《昆虫记》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部优秀的_______著作。 鲁迅把《昆虫记》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楷模。

文言文复习 姓名:__________

一、《口技》(解释加点的词,翻译画线词或句子)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 施八尺屏障 一抚尽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 但闻„„

满坐寂然 惊觉欠伸 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 夫亦醒 妇抚儿乳 妇拍而呜之

絮絮 当是时 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 齁声 盆器倾侧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俄尔百千人大呼 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 ( )屋许许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群响毕绝 二、《短文两篇》

1、《夸父逐日》选自《 》夸父逐日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

与: 逐走: 欲: 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足: 北: 至: 道: 弃: 其: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夸父逐日》这则神话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和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______淮南王_______组织编写的一部著作。 1)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昔者: 触: 维: 绝: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故: 焉: 满: 水潦: 归: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最终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47aedf76eeaeaad1f330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